专题党课:以城市更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专题党课:以城市更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城镇化率达70%至80%时,城镇化进程将逐步放缓,城市发展将从数量的快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已进入中期向后期的过渡期,城镇发展开始呈现新特征、新趋势、新规律。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大”转向“内涵提升”成为必然选择,以“内涵提升”为目标的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我国的城市更新在各地如火如荼进行,为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样本。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以城市更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城市更新为生产生活需求升级提供基础支撑
    从本质上说,城市更新是为适应生产生活需求变化作出的城市建设革新。由于生产生活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客观上要求城市建设也要不断调整,由此形成人口、产业和城市三者之间协同共生的有机共同体。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聚集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为人口和产业聚集发展提供空间载体是城市的天然使命,它们之间彼此融合,相互支撑,相互适应,构成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人口和产业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其需求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城市建设为适应其需求变化必须主动作出调整。因此,城市更新支撑人口和产业发展及其需求变化是其天然属性。从我国城市更新的国家政策和具体地方实践案例来看,城市更新对生产生活需求变化具有多重支撑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通过基础设施更新支撑高质量生产和高品质生活。基础设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最基本支撑。传统工业化时代形成的城市基础设施绝大多数服务于大工业发展和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生态文明时代产业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智慧、安全、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从而为新时代高质量生产和高品质生活提供了最基础的支撑作用。
    其二,通过产业发展空间更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传统工业化时代城市建设形成的厂房、仓储、物流等产业发展空间,在当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外循环复杂严峻、减污扩绿降碳提速等背景下亟须改造提升,集约节约、节能降碳、智能智慧的新产业发展空间需要通过城市更新予以落实,由此实现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支撑。
    其三,通过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后,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质量有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设施质量、完善各级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共享空间建设、保护和修缮历史文化遗存、加大生态修复力度等措施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由此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进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城市更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空间支点和重要实践场所
    城市更新中的改造老旧厂区、街区,形成拥有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的都市特色产业集聚区,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打开发展空间。更新改造传统基础设施和加快建设“新基建”,可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提供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坚实平台支撑。
    从新质生产力的产业特性来看,传统城市更新对其的支撑作用还有明显不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城市更新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以全新的视野和创新性的思维予以应对。
    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也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城市建设这个载体。传统工业化时代城市建设形成的产业发展空间,鲜有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研发空间不足。传统产业依靠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发展,需要生产空间规模上的扩张,于是形成产业空间大规模占地的城市空间格局;新质生产力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对生产空间的规模没有太大的需求,但是对研发空间的需求是必须的。比较而言,传统工业化时代形成的城市存在研发空间不足的弊端。二是数据生产和利用能力不足。传统产业主要着重于物质生产及其服务,对数据的依赖程度较低;但是对新质生产力而言,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传统工业化时代形成的城市的数据生产和利用能力还不足以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三是产业融合发展空间不足。受传统观念束缚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影响,我国传统工业化时代产业之间的边界泾渭分明,产业发展空间多为单一型;新质生产力产业之间的边界比较模糊,产业融合发展是常态。我国城市已有产业发展空间还难以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对融合型产业发展空间的需求。
从政策导向和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08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