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团风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极具考验、极不容易。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灾情挑战,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面贯彻“一城引领、两化驱动、六片示范”发展思路,与全县人民一道,克难奋进、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8亿元,增长4%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6亿元,增长2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6亿元,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1亿元,税收占比7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2%、8.4%。
(一)经济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坚持把稳增长摆在首位,全力以赴抓项目、强调度、保运转,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实现经济稳中向好。千方百计扩投资。争取到位上级专项资金、债券资金26.3亿元,实施5000万以上项目76个,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8亿元。积极推进专业招商,新签约项目39个,协议总投资137.4亿元,鸿路四期、孚瓯科技、魏家冲抽水蓄能3个20亿以上项目全面开工,蓝帆医疗等17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全力以赴稳企业。深入开展“千人进千企”“政企早餐会”等活动,直面诉求,破解难题,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退税缓费2.3亿元,兑现惠企纾困资金6247万元。用好用足金融“活水”,实施信贷风险补偿金和企业“白名单”制度,新增企业贷款35亿元,增速全市第一。想方设法增活力。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新增“四上”企业[1]74家、各类市场主体5680户,分别增长97.3%和17.9%,市场潜力有效激发。保持外贸外资稳定,外贸进出口4740万美元,增速居全市第一位;实际利用外资530万美元,居全市第四位。
(二)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围绕八大重点产业链[2],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工业加速提质。产能恢复有序有力,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建筑建材产业持续壮大,集聚关联企业近300家,鸿路钢构入围“湖北省百强企业”。食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22%。实施技改提能项目19个、完成投资5.5亿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一批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11%。园区建设不断升温,开发区扩区调区有序推进,电商产业基地孵化器加快建设,马曹庙镇、方高坪镇集中区分别新增产业投资3.9亿元、2.2亿元,但店镇、总路咀镇新型建材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农业加速提效。新建高标准农田2.8万亩,整治撂荒2500余亩,开发冬闲田整治撂荒经验获农业农村部专项督查肯定并推广。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农业产业链建链延链项目24个,主要农作物机械综合作业率达71.4%,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9.2%。五谷磨房成立食养黑芝麻育种基地,现代茶综合开发一期、园丰生态二期等项目建成,中农储·智慧农博城、高联大别山冷链产业园加快建设。品牌创建扎实有效,“二品一标”[3]总数达56个,获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服务业加速提能。农产品物流大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县级配送中心全面建成,乡镇物流站点全面覆盖,“832”平台农产品展销中心建成运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引进网络货运平台,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5亿元。文旅设施提档升级,黄冈革命纪念馆开工建设,牛车河休闲旅游度假区初步建成,百丈岩古民居加快修复,大别山传奇家园获评3***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0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3亿元,分别增长28%、24%。
(三)改革开放活力持续增强。协同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推进。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获全市考评第一。完善项目审批服务机制,积极推行“先建后验”“五证同发”等制度。完成大崎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农业农村、供销、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开放合作扩面提质。积极对接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划定“三区三线”[4]。深化区域发展和重点项目服务,江北铁路团风段基本完工,港口吞吐量突破300万吨,启动港铁物流园规划编制。G347黄州至团风段改建工程全面开工。与黄冈高新区合作共建化工园。加强与宁波市象山县对口合作。营商环境明显优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5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73个事项跨省通办。不动产登记“证缴分离”[5]等试点经验在省市推广。创新推出“首席服务官制”[6],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十大典型案例。积极打造“绿色帮代办”[7]“政务服务大篷车”[8]等特色品牌,群众和市场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2022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考核中,我县综合得分居全省第18位、全市第一位,创历史新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建成省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4家、省级星创天地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开展产学研合作62项,省级创新型县建设全面推进。县科协连续七年被中国科协表彰为“科普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柔性引进科技副总16名,选派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113名,科技人才总数实现翻番。
(四)城乡建设质效持续提高。统筹推进县城建设和乡村振兴,推动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县城品质逐步提升。棚户区改造和张家湾、沙河南片区征迁顺利推进。人民路、利民路延伸段全面完工,崩坡路、粮道街等6条市政道路完成改造升级。实施长河河港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S241污水管网建设,累计改造雨污合流管道12.7公里。改造老旧小区5个,增改智慧路灯3800余盏,新增城区停车位3500余个,城乡智慧公交加快建设,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有力开展。完善城乡垃圾处理机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基本建成,有力解决建筑、厨余垃圾处置难题。乡镇面貌明显改善。深入推进“擦亮小城镇”行动,投入8000余万元实施建设项目44个,但店镇、总路咀镇争创省级示范型美丽乡镇。农村交通路网不断完善,G106竹林岗至方高坪段改建一期项目、S207溢流河至上巴河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160公里农村公路实现提档升级,延伸农村路网50公里。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整合资金3.9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项目445个。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全面启动六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完成片区总体规划编制和33个重点村“多规合一”。投入7000余万元实施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推动特色农业、田园观光、传统村落、红色文化等农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新样板。牛车河示范片区获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级”等次。
(五)社会安全大局持续稳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精准施策应对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突出以快制快、科学精准,快速有效处置多轮输入性突发疫情。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推动从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转段,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齐心协力抗击旱灾。面对极端旱情,实施“六水并举”[9]抗大旱,“一张图”精准调度保供水,在优先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前提下,有力促进抗旱保绿、稳产增收。大旱之年,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26万亩以上,总产量11.2万吨。多措并举改善生态。实施水利补短板强功能项目6个,总投资5亿元。长河入江口片区综合治理、举水防洪治理三期项目全面启动,绿茵池提水泵站、金锣港排涝泵站等加快建设,巴河河道采砂“水陆空”监管系统建成。长江禁渔成效显著,县农业农村局被农业农村部评为“渔业执法系列专项行动工作突出集体”。大力实施水质提升行动,收回18个湖泊、85座水库和2760个当家塘养殖承包权,实行人放天养、生态养殖,县管水库水质达标率100%,省控、市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环境质量年度考核居全市第二位。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新增造林面积9500亩,改造低产低效油茶林7000亩,杜皮乡三庙河村、马曹庙镇官塘角村获评省级森林乡村。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全力以赴守护安全。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占道杆线迁移、农村平交路口安防建设、自建房排查整治,每个乡镇配备多功能消防车,安全防范能力不断提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0%、9%,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团风建设,“一站受理、多元化解”[10]成效彰显,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县信访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县公安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
(六)群众生活福祉持续增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社会保障更有力。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8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061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发放社会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11]、优待抚恤安置就业、脱贫妇女“两癌”[12]救助等资金1.4亿元,对低收人群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进行缴费资助。县社会福利院加快建设。探索租购并举模式,为300名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解决住房困难。公共服务更均衡。黄科职院二期建成使用,理工中专迁建项目加快推进,城东学校、十力中学等一批中小学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双减”[13]工作稳步推进。2022年高考再创佳绩。县中医院投入使用,县第二人民医院全面完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创建省市级重点临床专科15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100%,获评省级健康促进县。深入开展爱卫创卫行动,总路咀镇、淋山河镇分别创建国家级、省级卫生乡镇。新时代文明站全面改造升级。县融媒体中心二期工程完工,团风综合广播FM102.2正式上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数字移动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提档升级。开展图书、文化、戏曲“三下乡”和非遗、戏曲“六进”[14]等活动415场次。湖北大鼓《千古团风看今天》《牛车河畔展新颜》等文艺精品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推介。基层治理更高效。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适老化改造、数字农家书屋等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总路咀镇白坳村、团风镇十里湖社区等11个村(社区)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亮点纷呈。资源、服务、平台有力下沉,镇村两级可办事项分别达305项、127项。
(七)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15],做到“两个维护”[16],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以效能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五干”[17]要求,开展“解放思想引领振兴跨越”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举办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选派干部到沿海地区跟班学习。坚持以法治建设为保障,依法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及各方面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9件、政协委员提案72件,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坚持以纪律建设为底线,不折不扣抓好国家统计督查、涉粮专项巡察、开发区专项巡察、省委巡视整改,严格执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取得实效。国家安全、国防动员、人民防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进一步加强,积极支持工会、工商联、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工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史志、机要保密、气象、邮政、公积金管理、公共检验检测、机关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所有关心支持团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团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链条较短,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较重。城市建设管理还有不少短板,商贸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产业吸附力和带动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不高,资源整合能力仍然不强,区位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行政效能还不够高,少数干部服务发展的进取意识和专业能力还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推动“一城引领、两化驱动、六片示范”成势见效,加快建设高质量临港经济示范区,加速打造黄冈武汉同城化发展“桥头堡”,奋力谱写团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降耗和生态改善任务。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流域治理系统化,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强化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扎实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18]同步发展。
守牢安全底线。编制实施全县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系统推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底线划定,落实2个三级流域单元和3个四级流域单元的管控要求,明确底线管控目标措施,分区分类制定安全管控负面清单。水安全与水环境安全方面,统筹推进“五水共治”[19],推动江河湖库堤防升级、涵闸泵站除险加固、河道沟渠清淤疏浚,推进长河综合治理二期、举水防洪治理三期、巴河防洪治理三期等重点水利工程,启动冯家墩泵站改扩建,实施一批小流域治理项目,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谋划推进牛车河大型灌区新建扩建工程,以牛车河水库为枢纽,完善县域内水资源工程化配置,推动城区江河湖水系连通。大力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整合乡镇水厂,新建横河水厂,加快鄂东水厂引水工程前期工作,让城乡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生活用水。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方面,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严格执行“三线一单”[20]管控要求,严控生态保护红线。
改善生态环境。统筹实施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等重点污染物整治,强化秸秆禁烧、臭氧及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保持违法排污“零容忍”态度。深入推进以水库、河流、湖泊为重点的水质提升行动,在实行人放天养基础上,重点加强排污口整治、污染源管控和小微水体治理,实施巴河流域牛车河、盂钵桥河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推动举水、巴水、长河、道观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加快科创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完成漆家河片区废弃矿山恢复治理。加大大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深化国土空间绿化行动,完成人工造林5000亩、森林抚育3.3万亩,改造油茶低产低效林5000亩,全力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明确发展指引。坚持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合理规划人口、城镇和产业布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走出“绿色发展、集约高效”的四化同步发展路径。突出规划引领,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指标体系和工作要求,加强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督办,推动规划落地见效。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四化发展的短板弱项,抢抓政策机遇,谋划实施一批补短板、利长远的重点项目,着力完善综合交通、现代物流、科技创新、能源保障等体系,为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突出融入武汉同城化,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全面融入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战略主动,着力打造“一城四基地”。
打造交通物流节点城市。融入武鄂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