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高校党政办公室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2023年9月全国党委和政府秘书长会议召开之际,A总书记对新时代办公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落实政治责任,为各领域各部门办公厅(室)做好“三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办公室作为办公厅(室)系统的一部分,要按照总书记要求,善于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从政治上干高校办公室工作,以政治机关建设促进统筹协调、参谋助手、督促检查、服务保障等职能作用有效发挥,为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做出应有贡献。下面,我讲几点要求。
一、识大势:深刻把握“国之大者”“校之大者”
讲政治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这不是空洞的、大而化之的,而是具体的、实事求是的。高校办公室工作不能陷入事务主义,不能就办公室论办公室,而要对标对表“国之大者”“校之大者”,将自身工作放到学校和高等教育事业全局中去定位、谋划、推进。对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来说更是如此,其使命任务对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思想、内容、方法上深刻把握高校办公室工作的“大势”。
(一)思想之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高校党的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各高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2021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要求把高校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健全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A总书记指出,办公厅(室)是一个单位的首脑机关,时时处处都要起表率作用。讲政治,就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第一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高校最大的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特优势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办公室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本身是高校党政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又位居中枢、协调四方,要协助学校党委行政谋篇布局,探索完善怎样在高校具体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督察审视校务运行的各项举措是否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内容之势:聚焦科教兴国战略是核心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单列一章,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统筹部署、一体推进。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先后就加强基础研究、建设教育强国开展集体学习,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更加突出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世界各国都把办好大学、培养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A总书记要求办公厅(室)围绕大局出谋划策、贡献智慧,“身在兵位,胸为帅谋”。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重要结合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创造、涵育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当前,我国高校正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责任很大、担子很重。高校办公室讲政治必须体现在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工作上。学校党委行政在关注什么、重点抓什么,办公室就要调查研究什么、推动落实什么。不能只从办公室角度,更要从学校全局角度、从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各项工作始终紧贴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符合学校实际。
(三)方法之势: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必然要求。当前,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给高等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新技术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和科研新范式的兴起,拓宽了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就管理工作而言,即时通讯工具和在线办公系统的使用让沟通更加便捷,许多繁琐的流程得以简化,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新技术也带来许多新挑战:校内校外的边界被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遭到极大挑战,人们对数智时代“大学何为”的质问不绝于耳。在技术工具日益先进的同时,师生群众对高校管理服务水平的期待也更高,网络安全风险、保密意识缺失等问题突出,敏感信息容易外泄。一流大学必须建立一流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跨学科融合和社会化合作等方向正成为未来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校务管理运行的枢纽,高校办公室不能因循守旧,而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审慎稳妥运用科技手段,助力工作效能提升。
二、抓关键: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讲政治还体现在从政治上抓工作。现代大学是结构复杂、功能复合的社会组织机构,具有学术和行政交织并行的“组织二重性”。学术系统是大学组织的核心功能体系,与之相辅,也需要一个运行有效的行政系统来支撑与服务学术系统的发展。贯穿其中的根本领导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障高校校务运行的核心政治框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历史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领导制度先后经历了校务委员会负责制、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的一元化领导、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试行校长负责制(部分高校)等多种探索,最终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立为国家举办高校的法定领导制度,这是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在这一制度下,高校党委全面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高校党委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应当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党委成员应当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职责。但各高校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具体举措上存在一些差异,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党委与行政在领导决策制度中的关系方面。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制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实际操作层面还需要创新、补充、完善、细化,进一步探索大学领导管理体制的具体有效实现途径。
高校办公室是保障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首要机关。当前,我国高校党委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或行政办公室)大多实行合署办公。以31所中管高校为例,党办、校办合署办公的高校有27所,分设的高校有4所。合署办公便于更好统筹“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协调党政关系。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个总目标、大框架下,高校办公室要描绘细节、具体深化,承担做好制度顶层设计、健全议事协调机制、完善办事工作规程等许多具体工作,其中就包括承办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以下简称“两会”)等决策会议。两会议事规则制定、议题安排、决策督办等,都直接影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执行效果。从根本上说,高校办公室办文办会办事、开展“三服务”,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根本判断标准,这是高校办公室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要抓住这个“牛鼻子”推动各项工作,最终目标是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有利于提升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效能,有利于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持续优化,有利于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相促进,有利于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协调运行。
三、创一流:建设让党放心、让师生满意的模范机关
讲政治还要从政治上干。高校办公室要坚决落实政治责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加强办公室自身建设,努力在党政管理部门中走在最前列、当好“排头兵”,体现一流水平、创造一流业绩,建设让党放心、让师生满意的模范机关。
(一)加强理论学习。高校办公室要自觉把政治属性作为第一属性,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作为第一要求。要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协助安排学校“两会”认真传达学习A总书记最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35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