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中医药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背景下,中医药教育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深化协同育人思想、秉承开放办学理念、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提升中医药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与人民生命健康、整体国民素质紧密相关的重要领域,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用日益凸显,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当前,我国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虽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看来依然存在不足,尤其是缺乏具有引领力、影响力的领军人才。
新医科建设对中医药人才自主培养提出新要求
树立“大健康”教育“新理念”。中医药历来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养生为一体,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与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大健康”理念异曲同工。应着力推进“大健康”教育“新理念”融入中医药教育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服务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围绕全周期全过程维护人民群众健康需要,着力推进医教研产融合发展的育人模式。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将院校教育与职业教育贯通结合。完善科教融合,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产教融合,统筹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产业与创新发展。
构建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布局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中医药学科专业。强化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发展,尊重医药学知识的完整性。推进中医药学科与理工科交叉融合,用现代技术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广中医药应用。加强中医药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交叉融合,丰富中医药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作为医者的人文情怀。
提升中医药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实践路径
医教协同引领中医药自主人才培养。强化中医药学科专业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的布局,从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等方面改造升级现有中医药专业,布局建设紧缺专业,构建服务生命全周期的中医药学科专业体系。推进课程改革,整合优化中医药课程内容,开设学科前沿、交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培养学生服务健康全过程的知识能力素质。推动中医学长学制教育改革,中医学长学制教育模式应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中医药发展战略需求,注重多学科交叉和产教研用融合,加强人文素质、中医思维训练和临床能力培养。注重中医临床能力提升,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推动毕业实习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衔接,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有效融通基础教学、临床课程与临床实践。
学科交叉融合支撑中医药自主人才培养。构建中医药学科多维结构,强化中医药和理、工、农、文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4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