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这为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战略指引。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以下简称中国煤科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把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以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科技人才活力
深化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改革。科研项目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载体,优化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建立科技委员会,实施“课题长负责制”“经费包干制”等有效举措,扩大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由科学家主导创新决策,破除了各种不合理限制,创新了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型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方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搭桥铺路。
推进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需保持开放胸怀,坚持改革举措,其中,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近年来,中国煤科党委“动真格”“出实招”,树立“不唯帽子唯实绩、不唯头衔唯能力”的人才评价导向,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标准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每年出台集团科技年鉴,对科技人才实施动态评价。建立分类考核标准,对不同层级类别的科研人员实行个性化考核;对取得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设立破格晋升通道及免考核机制。
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健全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机制,注重向实际业绩突出的人员倾斜。中国煤科党委立足企业实际,实施中长期激励机制,积极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关要求,按照“能用尽用、能推尽推”原则,构建长期股权激励优先,项目分红、岗位分红等激励并重的成果转化成效机制。近三年累计实现激励总额1.5亿元,激励的核心骨干人员中科技人员占比近80%。强化重大奖励兑现机制,围绕基础研究、重大攻关、重大成果、发明专利等十余个门类设置科技奖励,单项最高奖励1000万元。探索推动人力资源资本化,让科技人员的专利、成果等知识产权成为可增值可交易的流通资本,让骨干人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获得资本性收益。
以自主培养勾画科技人才战略主线
建立分类培养体系。一是建立“H”成长通道,围绕战略科学家、首席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因才施策建立个性化、多通道、递进式培养体系,打通成长中的堵点痛点。实施战略科学家及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在经费投入、科研立项、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强大支持。二是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建设,构建以院士为引领、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三级首席科学家为主体的高端人才库,授予其在资源调度、团队组建、项目申报、成果享有等方面的权利。三是实施“菁英双百行动”“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选拔培养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项目、访学培训、学术活动、科研成果奖励兑现等方面给予专门保障,促进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建立青年科技人才周期考核,鼓励其潜心研究,实现重大突破。
立足科研实践育才。把优秀科技人才培养与重大科研任务、行业需求、企业难点问题等有机结合起来,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鼓励其在攻克“卡脖子”技术中当先锋做表率,实现优秀人才培养与重大项目攻关齐头并进,为其茁壮成长提供深厚的实践土壤。近年来,在中国煤科党委的强力推动下,科技人才蓬勃涌现,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家和行业领军人才,2人获评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分别荣获“杰青”“长江学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23人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杰出工程师奖”等荣誉。
创设多元成长平台。人才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因素,搭建多元成长平台,切实把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中国煤科党委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一环。为此,中国煤科党委着力打造煤炭行业具有综合性、前沿性、战略性的科技交流平台,举办全国煤炭行业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开展青年科技论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依托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项目建立科技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开放集团全国重点实验室、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4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