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2024年全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始终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今年以来,**市人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系列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引领,统筹做好稳岗位、扩容量、保重点、提技能、优服务等各项工作,就业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推动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的向上态势,高质量充分就业迈出坚实步伐。
    一、突出就业优先,推动就业核心指标平稳向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我们始终坚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一方面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强化宏观政策支持就业导向,推动就业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的协同融合。另一方面重点围绕扩大就业容量、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不断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落实好各项常态化就业政策,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惠企利民。同时进一步健全就业优先工作机制,将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市政府“13710”重大专项抓落实工作机制和政府工作报告重点目标任务督查事项,按月调度、统筹推进,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就业、亲自抓落实的工作态势,推动了稳就业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主要就业指标平稳向好。1-10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0.4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5.53%,同比增长1.94%,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的合理区间。
    二、支持企业稳岗,更好发挥企业吸纳就业主体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企业,尤其民营企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从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岗位供给数据来看,1-10月,民营企业提供了70%以上的就业岗位。帮助更多企业稳住就业岗位、提高就业岗位供给能力,才能稳住就业存量,最大限度避免规模性失业风险。为此,我们一是从人才培养、创业就业扶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出台多项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持续强化倾斜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导向,健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创业扬帆计划,支持民营企业稳岗扩岗。二是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持续打好“降”“返”“补”“扩”系列助企减负“组合拳”,今年以来,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10.42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0.76亿元、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0.79亿元。三是联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开展金融助企稳岗扩岗行动,鼓励金融机构面向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设立“助企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提供最高300万元的低息贷款。四是健全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机制,设立人社服务专员,开展“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为重点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短缺等方面的难题。1-10月,共帮助563户次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4726人。
    三、供需两端发力,着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随着技术变革的加快、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叠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减少等因素,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就业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就业领域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两难”困境:部分劳动者因知识技能不适应产业发展和市场需要等原因,求职难度加大,而部分行业企业用工缺口较大,尤其是技术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经常在2以上。就业结构性矛盾如得不到有效控制,会推高失业率,加大用工成本,增加就业困难群体数量,产生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为此,我们坚持供需两端同向发力,推动结构性就业矛盾逐步缓解。供给侧方面,就是要推进培训赋能,构建系统完备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力要素质量,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紧贴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重点产业链、特色专业镇、开发区等需要,制定推进“人人持证、技能**”建设工作方案,推广订单式、项目制培训。深入实施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成立全市技工教育联盟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促进产业发展、培育技能人才、提升就业能力搭建平台。今年以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12.92万人,新增技能人才8.89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01万人。需求侧方面,就是要激活市场活力,培育就业新动能,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一是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开展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完善和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争取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落地大同,由市政府和人社厅共同主办,引导带动更多创业者参与创业活动。二是加大岗位归集发布力度。举办好常态化招聘活动。市县联动、线上线下结合,贯穿全年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打造线上专区开展“云招聘”。今年已开展各类招聘活动3151场,累计组织6.08万户用人单位提供岗位188.3万个。三是通过推进常住地服务、拓展基层人员发展空间、拓宽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改革档案服务等,推动人才和劳动力顺畅有序流动,促进就业市场供需匹配。截至10月底,我市人力资源市场总体求人倍率1.6,供求关系总体趋稳。
四、坚守底线思维,稳住重点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47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