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流动党员管理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x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流动党员底数掌握难、组织覆盖难、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推动新时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确保将流动党员联系好、管理好、服务好,让流动党员“在党旗下流动、在流动中生辉”。
一、突出精准摸排,破解流动党员“底数掌握难”的问题。依托系统建线上,基层党组织通过全国党员信息系统,分别对流出党员、流入党员进行登记;线下,按照流出流入和流动范围等不同情形,分类建立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台账,动态更新完善,掌握流动党员的姓名、年龄、职业、时间、流向、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和流动数量。通过组织找。实行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对账”联动查找流动党员,坚持“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微信联系等方式,做到“外出时间、工作地址、流出党组织、从事职业、联系方式、组织覆盖”全掌握,按照“一村一表、一乡一册”标准,构建市乡村三级流动党员信息网。对流动党员外出时间、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进行登记核实,以支部为单位更新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账,确保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引导党员报。紧贴流动党员实际需求,结合个人特长、兴趣爱好、工作经历等特点,建立“一对一”“一对多”流动党员联络机制,各基层党组织定期与每个流动党员每月至少电话、微信联系一次,引导流动党员主动报到身份,从“流入”变“融入”,做到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二、突出阵地建设,破解流动党员“组织覆盖难”问题。规范组织设置按照“党员流向哪里、集中在哪里,党组织就设置在哪里”的原则,认真分析我市流动党员分布情况,依托市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市场、园区、商圈、楼宇等管理机构,以及经济和社会组织等设立流动党员党组织,纳入全市党的组织体系。采取单独组建、驻外共建等方式,科学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同步设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站),对不具备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条件的地方,将流动党员就近就便纳入其他党组织管理。配强骨干队伍。坚持政治标准,充分利用商会、行业协会、驻外办事机构、人才机构等平台资源,注重从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富有奉献精神、带富致富能力强以及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党员中,确定流动党员党组织领导班子人选。提升组建实效。常态化开展规范整顿,注重实际作用和成效,该转化的转化、该巩固的巩固、该整顿的整顿、该撤销的撤销,防止为建而建、重建轻管。采取派遣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加大对流动党组织的业务指导,帮助流动党员党组织建立健全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突出创新方式,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问题。线上线下同教育加强流动党员流动前、外出期间、返乡后的全程教育,做好行前谈话、外出寄学、网上学习,各级党组织向外出流动党员发放包含《党章》《条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等“学习大礼包”。根据流动党员实际需求,利用微信群、线上直播等平台开展“线上云”教育学习,以党支部为单位定期推送党组织最新重大事项以及有关农业、就业、医疗、教育等最新政策知识,实现党员教育连在线上。流入流出共同管。着眼于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以联心连力为重点,探索“互联网+支部”新路径,为流动党员建立QQQ、微信群,鼓励通过网络开展在线组织生活、在线讨论、在线献策、在线评议、在线服务等活动,做到主动融入组织。建立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两地党组织加强情况反馈、合作交流,涉及流动党员重大事项随时沟通联络。联络服务一起抓。把服务流动党员作为激励党员亮明身份、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依托红石榴驿站,为流动党员提供登记报到、党员联络、就业信息咨询、临时休憩等服务项目,让流动党员有家可归、有事可做、有岗可为、有为有位。
四、突出服务激励,破解流动党员“作用发挥难”问题。突出政治激励丰富激励驱动的载体,大力挖掘流动党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对表现优秀的流动党员、流动党员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纳入“两优一先”评选和“两代表一委员”推荐范围,把优秀流动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成员、企业管理层。对政治素质较好、有致富带富能力的农村流出党员,纳入村后备力量培养,提高流动党员荣誉感和自豪感。组织结对联系。实行“支委联党员、党员联党员”,全市768名村(社区)支委对接联系2000余名在外流动党员,每月与流动党员电话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5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