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人民实现了从“基本实现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对美好生活的认知也悄然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生动具体的,主要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既包括满足人民吃好、穿好和用好的物质需要,还包括提高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精神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递增性的特点。在我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村生活方式是农民需求的直接体现,与村民群体的生活起居、社会交往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推动农村地区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美好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生活方式多维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构建农村美好生活方式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为扎实推进农村地区协调发展,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农村美好生活方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农村美好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其内涵的理解理应在新时代的历史视阈之下思考。
(一)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风貌,助力乡村振兴
美好生活方式是同一定的社会秩序或制度相统一的。从过去中国的发展经验来看,能不能成功解决好“三农”问题,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成效。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勾勒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他们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范围……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从这一论述可以看出,理想中的生活方式是人民自主作出的选择,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基于农村当前发展阶段,农村居民整体生活质量与城市仍有较大差距,构建农村美好生活方式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改善精神风貌,帮助村民综合性、全面性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从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唯物辩证法主张事物由矛盾构成,矛盾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按照轻重缓急又将矛盾分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现阶段,虽然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在农村地区的突出表现。城市与乡村无论在工资收入还是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别,这使得农民成为对新时代美好生活最渴望的群体。从追求“衣食无忧”到“美好生活”,他们不仅从物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环境、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也愈加广泛,认知上也实现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深刻转变。对此,在深入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理性探寻符合农村居民需求发展趋势的美好生活方式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满足新时代人们的多元需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主体是广大人民,人类社会发展程度和水平是由广大人民决定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党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美好生活”萌芽于人民群众心中,是人民追求理想生活的一种生动形象的、接地气的表述,体现了他们的诉求与愿望。人们向往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美好生活方式,实现一维的物质富裕走向双维的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达到两者相互促进并有机统一。可见,美好生活方式具有明确的价值主体诉求,其实践主体是人民,价值主体归宿也是人民。农村美好生活方式能满足农民的多元需要,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生活方式。因此,构建农村美好生活方式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构建农村美好生活方式的理想图景
美好生活作为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状态,展现了一种应然的生活样本。结合当前农村生活方式的发展现状,构建具有正确价值规范、浓厚人文情怀和特色乡土韵味的美好生活方式,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关键所在。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现代生活方式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不断更新,生活方式也更加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2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