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耗”这个词,从“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短视频爆火之后就热得一塌糊涂。在这个“我要过得更好”渐渐从激励人奋发上进的内生动力演变成侵蚀精神的虚妄执念的社会背景下,“精神内耗”逐步蚕食了我们的快乐、阳光甚至是健康。于是,无数人踏上了反制“精神内耗”,彻底摆烂的道路,但更多的人则是处在“内耗耗不赢,想摆摆不平”的愈加痛苦的境地。作为曾经“精神内耗”的严重病友,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以及“与自己和解”的方法。
一、精神内耗的本质是“欲求不满”,但“欲望”并不能靠努力达成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欲求不满”绝对是好事,它是激发一个种族向更高级,更优质发展的极大动力。对个体来说,也是激发个体向着更美好生活进发的源源动能。但欲望的最终实现远远不是靠“努力”这个单一变量就可以达到的,甚至“努力”只在其中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大多数人最初受到的教育就是告诉你“勤能补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对“努力”“勤奋”夸大性的赞美让很多人自从就埋下了“只要我努力就可以成功”“我没成功就是我还不够努力”的执念的种子。
就像罗翔老师曾经在一次视频说过的:“天道酬勤”可能是伪命题,实际上我们一生中有多少成就,有很多因素是无法自己把握的。”很多小时候是“学霸”的孩子,在之后的人生中逐渐堕落、躺平有很一部分就是发现他们所信仰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这些老师家长口中的至理名言原来都是假的。
所以,一定要正确地认识到“努力”只是你达成欲望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某些事情、某些事情的某些方面上,可能会起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事情上,“努力”可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二、精神内耗有时候是对过去已完成式的紧抓不放
“要是我当初不那么选择就好了”这是我从小就经常听到妈妈的念叨,仿佛像一句咒语摧毁了她本该灿烂的一生,我想可能大多数成年不得意的人都会曾经或者过去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但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当初的选择是基于当时你的认知高度、环境影响以及情感归宿等各种因素,绝不是偶然,这种选择可能是你当时所认为的理智选择,也可能是情感迸发下的冲动而为。但只要你是个正常行为能力人,绝不可能本着“让自己过得不好”的原则进行选择,所以一定是你在当时做出的认为是最有利于自己的,抑或是最能满足自己情感归宿的。
那么,让我们感到后悔的并不是选择本身,而是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更明白的一点说,就是我们没有预料到我们的选择带来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甚至是背道而驰的。这种落差感让我们“后悔不已”,被我们认为是生活不幸的根源。
然而,当看了那么多名人传记、访谈、回忆录后,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无论是在世俗眼光中取得了多么伟大成就的伟人,他可能也有着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后悔”与“遗憾”,但他们的选择是接受、和解、反思、放下,绝不是纠缠、抱怨、执念、困死。所以,“后悔”绝不是你一个人的经历,而是生而为人的普遍性的生活常态,关键在于你对待它的方式。
三、精神内耗是童年的自己和成年的自己之间的角力
网络上特别流行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身边没见到童年特别不幸的人,也没有见过真正美满的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童年的阴影和创伤。这些阴影和创伤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也可能成为我们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动力。
你会发现,父母婚姻不幸的小孩,可能敏感、可能缺爱,但是在自己恋爱婚姻的选择上,却大相径庭。有的人对婚姻持悲观心态,比如春夏,就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家族的女性都婚姻破裂了,自己对婚姻恐惧;但也有很多父母婚姻不幸的女性反而极度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样看似背道而驰的两种观点都是源于童年的经历,但成年后做出的选择却是南辕北辙。所以,童年的经历给你带来的,只是一种人生体验和留在脑海的印记,不代表任何必然的结果,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心态和选择。
四、精神内耗的结束就是你自己开始爱你自己的开始
“爱自己”这句话近些年渐渐成为了我们,尤其是女性,人性崛起的一句口号。但我觉得“爱自己”绝不是双十一的血拼、绝不是婚嫁时房子车子票子的划分,更不是打着“性解放”的旗号的放浪形骸。而是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向阳而生,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和规则,改变能够改变的缺陷和弱点,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享受孤独的时光,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底线,自信的、健康的渡过生命的每一天。
1、接受自己现在的所有
这是第一步,也是我认为最难的一步。我常常无法接受自己的身材肥胖、智力的平庸、家庭的普通,尤其是在和身边人对比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喜欢拿自己的短板和其他人的长处比较,脑袋不可控制的讲我自己列在左、他人列在右,差距一目了然、触目惊心。这种内耗是极其伤害自己,却又完全没有必要的。当有这个苗头时,请果断对自己的大脑喊停,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十个优点,并大声对自己说:“我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人。我爱我自己,我也将越来越爱我自己。”
2、远离负能量的人和事
发泄情绪、抱怨生活可能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解压方式,尤其是女性,凑在一起聊八卦、骂绿茶、咒老板、怨老公几乎无人避免。只要真正疏解压力、释放情绪那就是不错的方法,但千万不能让自己深陷其中。当你发现自己无论用多高的频次、多恶毒的语言都无法抒发心中的愤懑委屈,你或许就要考虑换个方式解压了。这些负能量的人和事围绕在你的周围无法驱赶,就要赶紧跳出来,远离它们。比如工作压力已经将你压得喘不上气,无论是吐槽抱怨,抑或是喝酒逛街都无法排解,你可能就需要考虑这份工作到底适不适合你,现在的困境你是否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解决,你是否能够为了“五斗米”坚持下去。这时迎面直对、勇敢远离才是解决精神内耗的最好办法。
其次,远离负能量的人和事还包括远离你身边亲人、好友喋喋不休,但他们又无法真正解决的问题。比如父母感情不合、争吵不休,没事就找你抱怨,但是当你提出一些建议,他们既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没有真正解决矛盾的勇气,然而你却在不停的调停中身心俱疲时,那么就勇敢的拒绝倾听,远离负能量。
3、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有时候“精神内耗”就是因为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不敢被人讨厌”。中国式教育就是从小告诉你要听话,要礼貌,要与人为善,要吃亏是福。在家要听家长的话,不然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了;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不然老师应该不喜欢你了;在工作上要听领导的话,不然领导就该给你穿小鞋了。我们在这条听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渐渐迷失了自己、看轻了自己,甚至有时被欺负、被践踏、被贬低也只是小小的皱一下眉头,怀疑可能真的是自己的错。我们害怕被人讨厌,害怕融入不了集体、害怕成为大家口中的“异类”、害怕背后的指指点点和当面的吐沫星子。但是,因为害怕而被迫地委屈自己并不能换来解脱,只能换来更大的自我贬低。
所以,一定要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做到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学会只关注自己,把时间、精力放在一切能够提升自己、取悦自己、丰富自己的事情上来。把生活的重心从“别人”转为“自己”。当你开始意识到任何事情都不会十全十美时,你其实已经踏出了“爱自己”的第一步;当你慢慢发现“被人讨厌”也没什么关系时,你其实已经尝到了自由的滋味。不要在别人的期待里迷失自己,不要在别人的评价里攻击自己。当你开始忠于内心,无条件地爱自己,就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这种勇气,就是你收获幸福和自由的底气。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