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2023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个部门和单位作了发言,讲得很实、讲得很好。执行力就是生命力,讲得好更要落实好。重庆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一道被纳入全国*个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纳入试点的城市,要求我们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全市的行政单元,必须与全市一道强制接轨、等高对接。我就优化营商环境讲两点意见:
一、为什么要优化营商环境
结合中央和市级部署看,***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激发市场活力、稳定市场预期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月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整体推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月*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发出动员令、画出路线图。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当今时代,区域发展已由“政策驱动”转向“环境驱动”,区域竞争也由拼资源、拼区位、拼政策逐步转向拼服务、拼环境、拼创新。实践证明,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去、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往哪里建。当前,全国各地各展其能、各显神通,持续用力优化营商环境:从上海打造“开放型经济中心城市”,到杭州、佛山等地提出“企业家之城”的打造,再到成都提出要打造“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西安提出要实现“五最”目标(即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诚信最优),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周边城市,都已将目光从单纯打造“政策洼地”转向对一流营商环境的极致追求。
*目前受交通制约,不沿边、不靠海,硬件条件不足,只有把营商环境打造好,才能聚企业、聚人心、聚要素。因此,在优化营商环境这件事上,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树立人人、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地处偏远,思想观念绝不落后;条件艰苦,工作标准绝不降低”。结合*实际看,*县虽已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但依然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依存度达到*%以上,农民收入水平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人均GDP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人均财政预算收入也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按国家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五年后人均收入、人均GDP、人均财政预算收入要达到所在省份一般水平要求,差距还很大。当前的核心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又在于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抓手在于深化“放管服”改革。
去年,我县营商环境考核中,政府采购指标获得第*名,招标投标、执行合同分别获得第*、*名,其他指标在全市垫底,说明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差距大、任务非常艰巨。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深入研究世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体系和方法,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加快弥补短板弱项,打造一流的、更好的营商环境。
二、怎样更好优化营商环境
林秀鸟自来,林好引鸟来。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我们要强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重点是优化五个环境:
第一,优化市场环境。市场环境重在公平公正。从去年底企业代表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情况看,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办理贷款成本高、程序复杂;反映问题不及时解决;优惠政策部分未落实;监管执法差别对待等。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市场需求导向,把握好“为”与“不为”的尺度,解决好“越位”与“缺位”的问题,消除障碍、维护公平、降低成本,营造开放包容、充分竞争、秩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一要畅通市场准入。着力破解四个问题,一是破解“准入”问题: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排查清理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实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逐项明确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审批层级、事中事后监管等内容,实行动态调整更新并接受社会监督。二是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试点开展“一企一证”改革,将涉企经营许可审批信息归集整合至电子营业执照,实现企业“一照通行”。三是破解“服务不优”问题:健全开办企业长效机制,增强“一网通”平台功能,实现“一个终端”全办结,开办企业要实现最快*个工作日办结(一般企业开办全市是*日办结,我县已实现*日办结)。四是破解“企业退出难”问题:加快完善企业退出制度,推广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建立简易注销容错机制,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
二要规范市场秩序。围绕公平竞争、公平参与市场活动,坚持“破”“立”并举。“破”,就是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清理在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方面设置的歧视性规定。依法查处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或将自身应承担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费用转嫁给企业承担等违规行为,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发展空间。“立”,就是要深化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改革。推进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实现远程电子开标、异地电子评审和在线信用评价。加强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管理。健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管体系,推进监管机构、制度规则、交易平台、服务标准、信息管理、监督执法的整合统一。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智慧监管,及时发现并自动预警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保障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三要改善要素供给。聚焦水电气讯、金融、人才等要素,优化供应和配置。做好水电气讯等供应保障,获得用水一般项目用户全流程用时不超过*个工作日;获得用电低压小微用户全流程用时不超过*个工作日,*千伏城镇用户全流程平均用时不超过*个工作日;符合用气条件用户获得用气办理用时不超过*个工作日。要推行水电气报装全流程“一站式”集成服务和帮办服务,精简受理材料,实现报装、查询、缴费等业务全程网上办理。加大不停电作业力度和范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提升至*%以上,实现城区每年户均停电时间、频率分别小于*小时、*次。优化金融贷款支持,加大“信易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信用融资产品推广力度,落实续贷续保、担保增信、降低贷款利率等政策,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严禁在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优先为小微企业“首贷户”提供贷款担保。完善银企融资对接机制,全面推进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建设,打造金融服务“直通车”。加快培育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深入实施“双千双师”校企交流计划,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探索开展“双优”领航计划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支撑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
第二,优化法治环境。法治环境重在规则秩序。从去年考核结果看,我们还存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有待加强,“双随机、一公开”范围小,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不完善,政务诚信监督及失信治理有待强化等问题。我们要打好执法、司法组合拳,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让他们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一要提高决策水平。健全依法决策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重庆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拓展社会各方有序参与决策的途径,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和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制度。完善行政决策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评估程序。推进决策后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全县各级干部要增强法治理念,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最好办法是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
二要加强权益保护。综合运用审判、执法、司法、调解等手段,切实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积极运用审判手段,推广运用“易诉、易审、易解、易达”四大平台和“法智云中心”为核心的“智慧法院”平台,完善企业送达地址承诺制,提高商事纠纷司法审判和执行效率。积极运用执法手段,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健全知识产权协作机制,加强对专利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提高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囤积行为的监管执法频率。积极运用司法手段,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中小投资者维权、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领域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积极运用调解手段,开展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培育、选树工作,探索设立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提高争议处理效率。加强企业用工合规监管,建立劳动纠纷预警防范机制,探索劳动纠纷就近、简易化解方式,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要规范执法监管。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互联网+监管”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提高监管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3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