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的 记得的
壹
早就想???要整理一下我看过的书,可是?一直迟迟没有开始,让拖延症牵着走远啦。
有时候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时候,脑子里就会闪现各种片段,然后发现这些片段,可以用音乐或者用书回忆,然后串连起来。当然有些就是生活的点滴,有一些是闲散时光的漫漫,有一些则是成长的蜕变。
其实我勉强算是一个爱看书的人,只是这个习惯被生活散的断断续续,差点忘记。好了,书归正传。我一直认为,天生我书必有用,天生我书何非有用?所以一直很讨厌冠以功能性必读,冠以成功之类的书。更愿意读一本看似无用的书…
排除那些,都不太记得的书名,我最早得来的除教科书之外的书,应该是二三年级时,姑妈家清理东西要扔了的,我见可惜,大概挑拣了几本图画多的书回来。看的还算认真,(不然现在也不会记得)最记得《天方夜谭》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先是被神秘魔法的东西吸引打开,然后第一次在书本里看到,为了钱财杀人的故事。还记得孤苦无依,靠生存本能流浪着,饥一顿饱一顿,艰难成长的《三毛流浪记》。
贰
接下来时间把我带到了省艺校,这里是我成长起承转合最多的地方。从领着儿童节蛋糕进校(大概记得14岁以下的才有资格)到变声期,再到实习工作…当然我还是只想用书来串连一下。
我们学校有个惯例,新生入校无数的大班生,哥哥姐姐们就会到新生宿舍走一圈,看见合眼的就认作弟弟妹妹。我很幸运认了一堆的姐姐,和一个哥哥。只有这个哥哥,对我照顾有加,真诚相待。周末带我去他家,平时给我各种生活用品,关心我的成长和学习。(一次我乐理挂科,还有入团都是他找我们班主任帮我协调的)生日什么的他也会送我礼物,比如人生的第一个传呼机、文曲星等等。当然还有当时最风靡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是一本以我当时的年纪见过最精美的书。我甚是珍爱,看得也很是认真,放到现在是定会合影留念,发圈炫耀一番的。再后来,还送了我一本时下最畅销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只是我当下觉得有些沉重枯乏,草草看了一些就没有继续了…
这位待我如亲哥的干哥哥毕业了,接下来四年的艺校生活,就该是靠自己去单打独斗,结交朋友闯一片天的时代了!其实也没有什么浓墨重彩,更多是感觉走不到头的日子。尤其周末空荡荡的校园里变得格外安静,一排宿舍里也是零星几人在放空。无数个没钱进城浪,寂潦到无聊,无聊到发霉的周末伴着隔壁水龙头的花灯小调洗完衣服,滇池田埂边走到发愣,用左手数着吃饭打发时间,西山上爬到煮火锅,说好的西山流星雨,等到半夜冷到练功也没看见的夜。身体在这些有组织的玩耍之后,剩下很多个空乏沉寂的午后,懒懒的歪在床上,追了很多的《读者》、《南风》。假期回家带回一摞摞的南风,姐姐见了说:“不要浪费生活费去买这些了。”当时我心里在想少吃一顿饭都要去买的,这大概是当时最好的精神鸦片了。而且好友朱都支持我投稿啦。确实也寥廖写了一些模仿作,而后随意而安了…
搬离了脏乱差的男生宿舍,和同学还有音乐科的几个好友办了走读,在校外的村民家中租了民房,除了傲娇的朱,我们都是两人合租一间房。这样我们的各种私人用品就可以大胆的摆放,生活环境提高了很多,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看书了。从《花季雨季》这本书开启了我的青春期,也感同身受的读了很多青春系列的小说。在朱的带领下我也开始去品王菲、莫文蔚等歌手的音乐和歌词。(儿童时期我都听不来这些情情爱爱的流行歌)。他还给我看过一本,用***4纸打印出来的,不知道有没有出版过的《彼岸花》。那段时间除了上课以外,排练室的晚功常变成圆形琴房里的串门,去听各种乐器,看他们练琴,排练神秘园,美美的陶醉在其中,那段时间的混迹除了音乐、乐器的了解,还学会了五线谱,当然因为不用了也早就忘记干净了…
又是一个周五的午后,校园又空寂了,不过今天好像与我无关。捧着一本书从宿舍习惯性的走到专业教学楼,像是刻意避开人群一样,鬼使神差的一直往上爬到五楼,最高最里面的排练室,我们俗称平二,也是我们每天上基训课的教室。(因为这里以前是楼顶平台,而后因教学不够,加盖出来的两间教室,靠外的叫平一,靠里的叫平二)这是我第一次看一本小说如此的忘我,直到看到夜幕降临周围的光线已经暗到快要看不清楚,才把视线移开。突然惊愕自己怎么会在这里,然后马上拔腿往下跑,快速的穿过挂着各种名人画像的楼道。但是经过那副身穿清代朝服的,黑白林则徐画像,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更带着害怕的勇气加快步伐跑到一楼,站在光亮下才大口呼吸起来。说也奇怪越是觉得害怕,可每每经过又会去看一眼,然后更害怕,边对自己说他是一个英武正气的好人,有什么可怕的,只怪画像弄成黑白的而已…
很快我就看完了这本崇拜的书《邓肯自传》,久久难以自拔。当然我也是爱屋及乌,因为那个年纪的我刚刚接触到现代舞,又因为当时的条件,接触到的信息很有限,所以更是珍之、爱之。这本书也是师的妈妈的朋友,借给他妈妈看的。因为师知道我痴迷现代舞,就把这本书也借来给我看。全名伊莎多拉.邓肯,她是现代舞之母。这本书写了她短暂、精彩、风风火火、敢爱敢恨的一生。其中也传达了很多现代舞的精神,和创作由来。也让我的内心找到了一个释放的出口和精神寄托。 而后的时间里看书渐渐少了起来,起初看不到头的艺校生活也快要结束了。一种平静规律略带枯燥的细流时光,败给了时间。终于也没有了机会,去站在教学楼前,透过平静的滇池 ,望向彼岸城市里的华灯月影。尽管当时的昆明不算繁华,几乎清晰入眼的建筑只有嘉华酒店寥寥几栋,但是也足以让百无寂寥的人当作风景,驻足发呆。 第五年,算是较为潇洒的一年。没有了文化课,离开了鸟不拉屎的苏家村。(才进学校就常听大班生,这样形容学校的荒凉)几乎全班同学都被带到了丽江,这一次不是演出,是比演出还要激动的常驻演出。我们大概从04年7月待到11月,作为实习的我们美好的不得了。除了自己的生活费,每月600的工资,每天4顿,住在四合院,徜徉在古城,乐在网吧,撸着串,哼着《我们的爱》,有情窦初开,有默默QQ爱的,也有早开的,就这样认青春华丽的挥霍着。一项晚开的我,只是跟风笨拙的聊聊QQ,偶尔借来同学的爱情小说,躺在哈利波特的房间(我和师住在楼梯间,阁出来的房间。我才进去就说是哈利波特的房间)翻看一二。 当然其中我最记得这本自己带来的《小牲口》,虽然现在具体的细节说不上来,但是很多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学时代,那些发生在我身边的校园欺凌。确实的真实存在,只是年代不同,事件大同,唯一幸运的只是我是那个不敢发声的旁观者。不幸的是,这样自保的懦弱带来的愧疚,也是会伴随着成长生长…
带着泪花,跳完了《栀子花开》,就这样结束了看似漫长的艺校生涯。一切结束的那么平静,似乎又有些突然。《谁的青春不迷茫》,是的。我猜不止我一个人因为这个名字,自以为感同身受的对号入座,买下了这本书。但是刘同在迷茫中其实又是那样清晰拼搏,我又在迷茫个什么鬼呢,谁知道呢……
叁
车,艰难的奔走在尘土飞杨、颠簸无比、山路一百弯,且没有地图的老挝公路上。车里的人,醒醒睡睡,睡睡吐吐,话题翻转聊尽之余,朋友依着我的性情,推荐这本书给我,说我一定喜欢。果然,这本书又成了第二本改变我,影响我最大的书,之后我也推荐给了很多人。起初我抱着怀疑的态度,带着疑问翻看着,人真的有前世?后来觉得不管是真是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态,一种平静的去面对生命、疾病、死亡的态度。一种抛开外在身躯、性别、国籍、种族,去打开心视角,关注灵魂的本生。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他的看法和收获…
而立有余的现在,影响我更多的又成了两个人 。蒋勋的(蒋勋细说红楼梦),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又拾起了我看书的习惯,当然也买了很多的书。看着一架子没有拆开的书,既期待又觉得空泛… 很多书我只是看完,有草草走马的,也有难以理解的,自然也有收获的。用樊登的方法,把自己打卡过的书罗列出来,让看书成为一种习惯。用我们老师的话就是,只有数量才有质量。所以统计了两年的打卡书单。2018年已读书单 《前世今生2》一座圣殿千百年后,原址拆除,之后又兴建了另一座圣殿。不管什么样的信仰,怎么样的轮回,只有灵魂本身才是躯体最终的信仰。
《自卑与超越》抱着一种生病吃药的心态,打开了这本心理学的书。人只有对事物充满好奇,才会愿意去了解,和接受这个世界,自然也就打开了心灵的出口…
《催眠术》喜欢这种小巧的口袋书,很方便带。以为我会学会自我催眠,从而看见我的前世…
《塔木德》带着对犹太教的好奇和敬仰,打开了塔木德,知道了宗教信仰的力量和智慧…
《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上下两册厚厚的饿国文学,我一直在想如果把里面所有巨长的人名拿掉,这两册书是不是就瘦身很多呢?记得蒋勋说过,唯有历史久远的国家,才会孕育出这样的长篇小说。
《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很期待的打开这本,听说已久的小说,果然很喜欢。喜欢这样真实的生活,喜欢这样有故事的人生,更喜欢这种自己做不到的,不顾一切…
《这么慢,那么美》慢下来去打开生活,在无意间看见的美,是没有目的的,是感动的,也是快乐的!虽说有些奢侈,但至少可以把它当作偶尔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呼吸与呼吸之间的留白。就像浅尝即止的一抹微笑…
《喜乐与我》《营救喜乐》《喜乐季》原来喜乐是一只小狗的名字。有可能是自己也养了狗,所以也跟随着主人公,感同身受在三部曲中。没有担心过它是儿童读物,会走不进去。
《雨季不再来》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故事的。只是三毛的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很多人的青春都有被“侮辱”过,像极了红楼梦中,贾母抄检大观园的情形。只是时代不同,情节大同。走出大观园后,默默回首,雨季不再来,可叹,可怨!但是阳光会来,等你向阳绽放…
《瓦尔登湖》这本书确实如标题写的,是一本宁静、恬淡、智慧的书。但是我承认很多时候我会看了走神,因为它咋一看没有什么故事性,就是主人公的生活琐碎。可是有些简单的句子,又是如此精妙的存在,真可以说是大道至简。像极了梁文道说的那种高级的小说写法。也许再过几年会从新打开,慢慢细品…
《解忧杂货店》宁静的书总是会有些枯燥的,在看完瓦尔登湖之后,还是忍不住要换换口味。一本有意思的时空书信小说,不由得想写封信,可是这样的年代,不知道寄去哪里。也许只有未来的自己…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我也愿意骑着大鹅,用候鸟的视角去游览名川大山。在这个时代我们不缺按部就班,就缺那么点冒险!
《少年维特之烦恼》带着成年人的烦恼,打开了少年的烦恼。起初以为这些也算事,至于显出年轻的生命。后来回想少年时候的自己,那些成长的烦恼,似乎也就是这样的…
《华氏451》借我几个脑洞,也从未想过有一天书籍会成为禁品。纵观历史,战争、变革、疾病、它们可以改变世界格局,可以决定人的命运。文学、艺术以之相比脆弱的不堪一击,但是却能够进入人心,源远流长。
就这样让看书成为一种习惯,让求知改变和丰腴自己,让枯乏的精神得以温润,带着好奇心去观察这个世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