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茶经》去了解陆羽,您会看到一个被命运和世态炎凉所伤害,却又被茶抚慰、浸润,最终寻到安宁的灵魂。
而这个灵魂,在后世的爱茶人心目中成为神。他的经历曲折坎坷,三岁时成为孤儿,被竟陵龙盖寺的高僧智积禅师收养。
据说他的名字来自《易经》“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以“陆”为姓,取名“陆羽”,字“鸿渐”,小名“渐儿”。
陆羽曾自嘲道—觉得自己丑陋、口吃、坏脾气,不懂得与人相处。但又说,只要朋友肯给一两句良言,他立刻心悦诚服。
这是一颗灼热的心裹在倔强生硬的外壳下,只要一点点善意,哪怕相隔千里、漫天冰霜,虎狼当道,他也不会辜负约定。
含糊低微的出身,加上执着又别扭的个性,似乎注定要在人世间碰得头破血流。年少时的陆羽,也许是因为对命运的愤懑和不甘,
也许是年轻人的叛逆,不肯向佛,不愿青灯黄卷了此一生。这让收养他的智积禅师很是灰心。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陆羽无法忍受寺庙的清规戒律,最后还是逃走了,投奔了一个戏班子。
智积禅师追上陆羽,告诉他说—我不再逼迫你了,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不要再和乐工们混在一起了。
禅师的一片苦心让人动容,但是陆羽没有回头,他从佛寺走向了江湖。一路历经坎坷,有人赏识他,有人羞辱他,有人善待他,有人欺压他……
现在已经无从考证茶究竟是从何时开始走进陆羽的生活。也许儿时在寺院里,他就开始学习烹茶。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迅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和尚们参禅打坐,往往借助茶来提神解乏。
禅宗兴起之后,茶更是与禅相辅相成—禅茶一味—一个在寺庙中长大的孩子,成为茶道高手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陆羽的《茶经》,尽管所记载的茶大多已不复存在,煮茶法也早就过时不用,制茶的方式也与今日大相径庭。
茶器和茶具中的许多也已经被淘汰,但是,仍然被一代又一代爱茶人奉为圭臬,爱不释手。
传说代宗李豫曾经召智积禅师入宫,每日奉以宫中煮茶高手烹制的好茶,但禅师从不说什么。
直到有一天,禅师捧起茶盏喝了一口,立刻惊喜地问—渐儿何时归来?—皇帝问他何出此言,他说,刚才那一盏,是“渐儿”煮的茶。
这时陆羽出来,拜倒在地。这一盏茶,确实是他煮给师父的。也许这个故事只是传说,但自陆羽晚年,他确实写下这样的诗句—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世间的是非荣辱,财富,名声,权势,他都已看淡,
念念不忘的是儿时生活过的竟陵城。这是一个人和茶“一生的故事”,我们不知道这个故事从何开始,但知道它的结局。
茶的清冽芬芳抚慰了饱经磨难的心灵,茶的恬静平和,最终将一个曾经迷茫的痛苦灵魂,带到了清明高远、快乐自在的人间胜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