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第1节,高尔基抒写了他的父亲死后,外婆接他和母亲去自己家的一路见闻。
在这一节,几次让人不由掉泪,这是一个胸怀宽广的老太太,好外婆,好母亲。她的人品怎么那么美。
01
我感觉世上有一种人,仿佛专为来播洒爱,例如这位外婆。她的心就像羽毛扇子,绫罗绸缎柔软而多彩,对谁都那么善意温暖,好像一只蒲公英的鸟,把爱均匀播洒。
她热爱的人太多太多,只要是善良人,好人她都爱,对人无恶意,存善念,植善根,时时刻刻于善结缘。
她有一个囗头禅“与上帝同在”,只要遇到不公平,不合理,她就说“与上帝同在,”她希望上帝能改变这一切,保佑他们好命。这不光讲人,也包括动物。
善良是人类本性,共性。外婆是最美灵魂,上帝在她心里只存了美,把恶都剔除了。
“她用大大的黑眼珠看着我的眼睛,好像要向我的内心灌注一种让我振奋的力量。”
外婆真伟大,她用自己的心温暖一个失去父亲的孤儿,这是多么博大的爱,尊重人类,尊重灵魂,尊重一个受伤的小小蒙童受难的心。
孩子在三岁失去父亲,很可怜,外婆疼他爱他呵护他,让孩子孤独的心有了依靠。因为他的母亲那时已经痛的都傻了,也不记得管她的孩子了。
接连失去丈夫,死去刚生下的婴儿,母亲傻了。铁青着脸,不说话。外婆来了,带给他希望。
“她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带我到光明的地方。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让我充满坚强的力量去应对艰辛的生活。”
外婆像一个天使,给世界带来爱,带来光明,这是一种博爱,友爱。她太纯粹了,心地像金子闪闪发光,温柔如水波,照亮人内心黑暗的角落。外婆太美太美,她拥有上帝的洞穿力,如同阳光把爱播洒。人的美在心灵,外婆内心就储存了满满一缸爱,给孩子。
对她的女儿,她谨小慎微,生怕触碰她受伤的内心。做为一个母亲她太好太好,无私而伟大。
“瓦柳莎,你倒是看看吧,嗯?你大概已经忘了吧?高兴高兴吧!”
她多么希望女儿瓦尔瓦拉能幸福,快乐起来,这是每个做母亲的心愿,唯有这位母亲用灵魂去感召她,用心去呵护她,抚慰她一颗受伤的心。
外婆就是上帝派来拯救人类的天使,把爱播洒,你看她对两只青蛙都存善念。
我问外婆:
“那两只青蛙爬出来了吗?”
“没,爬不出来了,”她答道,“上帝与它们同在!”
瞧,这外婆够善良吧,那两只青蛙被埋在父亲的坟中,孩子记忆犹新,希望它们能爬出来,因为它们是活的。
人类有时很恶,但善是人类灵魂支柱,只有心存善念,才能走出美好。
02
有一种人来到这个世界,仿佛专为受苦,专为承受上帝惩罚。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生得高大挺拔,如同马匹,精神抖擞,可是命运却将她一截一截压缩,仿佛要把她打趴下。
瓦尔瓦拉从小没吃过苦,却突然死了丈夫,死了孩子,命运对她很不公平。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低层社会的人们,谁又能好呢?他们命里都是苦,上帝给他们制造了苦难,上至老人,下至妇孺,没有人能逃过时代的厄运。作者的母亲就是一个典型,只为来吃苦。生活把她一个聪明活泼的女孩,变成一个麻木不仁的妇女。这是时代的悲哀!
03
有一种人,仿佛来到这个世界,就为见证这一切,经历体验苦难,舔尝伤囗。他就是作者,这个仅三岁小孩。
命运把他抛到一个险滩,让他漂泊,流浪,然后,记住死亡的颜色,痛苦的伤疤,以及世上形形色色的脸庞。
他用心生活,用一双小小的眼睛观察世界,因此他懂了生活滋味,什么叫苦,什么叫苦中之乐,什么叫有苦说不出!
一个孩子,用他童稚的眼睛观察人类,变化的每一天,和不变的内心世界。
外婆给予了他爱,纯洁如天使,母亲则像冻僵的冰坨,身上除了寒,就是冷。她自身难保,又怎么能保护了孩子。
女人坚强如墙壁,柔弱如棉花,然而,这位母亲什么都不是,她无能为力,什么也做不了。他只能留待外婆保护。
作者来到这个世界,专为记录,见证这一历史时期的苦难。因而,上帝处处给他使障碍,如变魔术般为他制造苦难,让他不断尝试苦难的滋味。
他亲眼看着父亲死亡的惨状,又亲自和外婆送走父亲,看着两只青蛙活活被埋墓坑,以及小弟弟死去。他都是见证人。
上帝很不公平,为了惩罚人类,不择手段。
人为了生存,最终都得抬起头来,敢于挑战生活,藐视苦难。当你做到这一切,苦难又能算什么,它只不过成了岁月赋予人的一粒尘埃。
作者做到了这样,因而,他成就了自己。人生说到底,就是经历,结果其实大同小异,谁都是世界一个走卒,没有谁会成为唯一。
活为生活美好而活,为荣光而活。
读高尔基《童年》,令人内心振奋,思想纯净美好。做自己该做之事,永远心情平和幸福。珍惜是这个世界最美纪念册,如同他记着外婆美好心灵。
人在世上各伺其职,目标不同,活的主宰承受不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7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