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读后感600字,三打白骨精读后感600字初一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里当之无愧的名篇。在上一讲里,我给你讲到尸魔迷惑人心,导致取经团的分崩离析。一腔赤诚的孙悟空,含冤受屈,无奈落寞地离开了师父。这一讲,我们要一起来更深入地体会孙悟空“悲壮的还乡”。
相信你听了我的精讲以后,会有这样一个感触,那就是《西游记》从总体而言,是很轻松幽默的。这是整本《西游记》的一个特点。可惟独“三打白骨精”这一回,却与众不同。孙悟空被唐僧赶走这一段,可以说是全书中仅有的悲剧片段。
什么是“悲剧”呢?我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简短地介绍一下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三打白骨精”里头,我们究竟看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呢?在故事里,我们要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三打白骨精”当中包含的悲剧意义。
首先第一个层面我们要追溯一下中国文化传统:“三打白骨精”里的孙悟空,与古典文学传统当中的伟大悲剧形象有着紧密的对应。
先来一起回忆故事。要说这孙悟空被唐僧赶走,除了师父糊涂,还得怪猪八戒的一张嘴。没有八戒在师父耳朵边的谗言,事情还不会变得不可收拾。
“一打白骨精”之后,孙悟空揭开白骨精送来的斋饭,里面原来都是蛤蟆与蛆虫,这本是妖怪骗人的铁证,可是猪八戒却睁眼说瞎话,骗唐僧说:这是猴子使的障眼法,猴子是怕打死人师父要念紧箍咒,才故意使坏。唐僧不问青红皂白,果然听信了八戒的小人之言,念了紧箍咒。
到了“二打白骨精”,唐僧决定要赶走悟空,八戒不仅不帮忙劝劝,反而火上浇油,说猴子赖着不肯走,是想多分两件行李;
“三打白骨精”的时候,悟空刚跟白骨精变的老头打照面,还没有动手,猪八戒就先往孙悟空头上扣屎盆子,嚷嚷起来:“猴子打死了人家婆子和女儿,人家要跟我们打官司,猴子倒是一走了之,要把我们留下给他顶罪!”
直到孙悟空终于打出了白骨精的原形,唐僧看到眼前的粉骷髅,终于开始相信孙悟空没有错打死好人。可在这关键时刻,猪八戒骗唐僧说,这骷髅还是猴子的障眼法。
八戒的挑唆离间,让唐僧彻底失去了对孙悟空的信任。孙悟空打妖怪,哪里有一点自己的私心,他的一片好心被八戒抹黑,一片忠心被师父怀疑。悟空的不幸就叫作“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你知道“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八个字是从哪儿来的吗?这是司马迁在《史记》里概括屈原的一生时说的话。
屈原你应该知道他的故事吧,他是楚国的忠臣,可也是一片忠心被奸臣抹黑,昏庸的国君听信谗言把他给流放了,于是屈原悲愤含冤,写出了《离骚》这样的伟大诗作。
这样简单的一比较,你就能看出来,“三打白骨精”里的孙悟空和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们竟然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这你就能知道,孙悟空的“悲壮”是来自于历史的深处。
除了与伟大悲剧诗人的历史共鸣,悲剧意义的第二个层面,还是要深入到故事当中,看吴承恩是怎么通过层层递进的手法,来刻画出一个经典的“悲壮”场面的。
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唐僧就发了大脾气,不要猴子当徒弟了,还撂下狠话:“我命在天,该哪个妖精蒸了煮了,都不用你管。”面对师父的盛怒,孙悟空这时只能用乖巧来应对,他立刻跪下来叩头求饶,说自己还没有报答师父在五行山的搭救之恩呢。孙悟空一说软话,唐僧的心也软了。
可是二打白骨精,唐僧又要赶走悟空。
孙悟空这机灵鬼又来给唐僧出难题,说师父若不要我,帮我念个松箍咒再放我走。唐僧老实,立刻被孙悟空的机灵心眼给怼了回去,观音没教过松箍咒啊。故事写到这儿的时候,还看不出有什么“悲壮”的气氛来,因为这时候的孙悟空在靠耍小聪明劝师父回心转意,他这时还以为只要哄一哄,唐僧就能消气了。
但是小聪明不能一直用下去,所以到了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孙悟空的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要是不打,妖怪会得逞,要是打呢,师父要念经。但是转念一想,不打妖怪,师父就要遭殃。还是打死了事。即便师父生气,常言道“虎毒不食儿”,我再把师父哄上一哄,也就罢了。你看这时候,孙悟空对唐僧还是心存侥幸,他相信师徒之间是有情份的,都用上了“虎毒不食儿”这样的话。
可是,事情完完全全出乎孙悟空的预料。白骨精被打死,现了原形,原以为这下真相大白,师父一定会体谅自己的一番赤胆忠心。可没想到,受了八戒挑唆的唐僧不依不饶,一定要赶走猴头这个不听话的逆徒。
孙悟空的内心这下遭到了空前的打击:证据就摆在眼前,你不相信我,却相信那呆子的谗言!想想看,如果换做你是孙悟空,明明一身光明磊落,却要蒙受师父不公平的责怪,你会是什么心情?
当悟空发现师父这次是真的哄不回来了,他也把自己那一腔有理没处说的气全都撒了出来!悟空对唐僧撂下一句硬气话:“事不过三,你还赶我,要是再不走,我倒是个死赖着不走的无耻之徒了!我走就走,但要是我走了,就怕你手下再无人了。”
孙悟空说的虽然是气话,可是话里却包含着留恋,走都走了,还怕什么唐僧身边有人无人?孙悟空仍然希望唐僧能认清形势:降妖捉怪还得靠我,西天取经用得着我,千万不能让我走。没想到唐僧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即便他清楚大徒弟最有本领,但这回斗气斗到底,他回敬孙悟空说:“难道悟能,悟净就不是人?”
这话一说,孙悟空的心凉了半截,但最后还有一根救命稻草,也许能让唐僧回心转意,那就是头上的这个金箍。
之前唐僧因为没有松箍咒,被悟空怼了一回,可这一回悟空再拿金箍说事,唐僧让沙僧拿出纸笔,立下字据为证:从此不要孙悟空做徒弟,也不会再念紧箍咒。用尽了浑身解数的孙悟空只好接下了师父的贬书字据。
师徒一场,孙悟空请求唐僧再受自己临别一拜,这样自己也走得安心。可唐僧居然一点面子都不给,回头不理他。孙悟空实在无奈,只好变出三个分身,从四面围住唐僧下拜,唐僧躲避不开,才勉强受下悟空这一拜。
我给你讲过,唐僧从两界山下刚救出悟空时,悟空就是对着师父拜了四拜,这一回四个分身拜唐僧,也是拜了四拜。这个细节真是写透了师徒缘尽,从此情份一笔勾销。可即便如此,孙悟空临别还不忘嘱咐沙僧,以后要是师父有难,一定要提老孙是他大徒弟,让那些毛怪听了老孙的名头,不敢伤我师父。真不愧是有情有义的美猴王
吴承恩的这一段故事,真是写得荡气回肠。我之前讲过《西游记》里,喜欢用一波三折的写法来推动故事,在“三打白骨精”这段用得更是精巧:大三折里套着小三折,大三折就是“三打白骨精”,而小三折呢,就是每一打中故事又有起伏变化。
比如第三打之后,“八戒进谗言”、“唐僧立贬书”还有“悟空拜师父”这三小段,故事环环相扣,而孙悟空的内心活动在这三小段中从一开始的嘻皮笑脸,一直写到最后挥泪告别,大起大落,层层递进。真是写得妙笔生花!
你看,为什么我们要精读《西游记》呢?
文字的妙处就在于耐得住品味和咀嚼,故事的内涵和情节的铺叙,人物性格的展开,以及文字技巧的章法,都是撑起一个好故事,不可缺少的因素。从这些细节入手来读西游,就能让我们可以从小说的表面,看到文字的肌理,更进一步地了解《西游记〉独具匠心的魅力。
通过对“三打白骨精”的解读,你有没有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呢?
最后,我还有个问题要留给你。孙悟空被贬回到花果山,这是他取经路上第二次离开师父了。我想请你阅读原著来比较一下,孙悟空这两次离开,他的心情都有哪些不同呢?期待评论区你的留言。
要知道悟空走了以后,唐僧要如何面对取经路上的磨难呢?我们下回再说。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