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体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汇编(7篇)
目录
1.2024年全区教育工作要点 2
2.2024年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 15
3.区教育和体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31
4.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41
5.县2024年教育体育工作要点 58
6.县2024年教育体育工作要点 66
7.县教育和体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86
2024年全区教育工作要点
2024年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和2024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部署,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强师惠师工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程和职业教育提升工程为牵动,重点抓好十二项专项行动,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助力教育强省建设、开创兴安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点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持续推动政治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学懂弄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深入推动政治机关建设,持续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和政治忠诚教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2.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持续开展“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政治信仰教育。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推进“党建项目+”,将党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各方面,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有效引领学校教书育人。开展中小学党建“示范创建”,培育创建一批党建示范校,切实强化学校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指导全区中小学校落实党建带团建、带队建,引导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
3.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教育系统党风政风教风学风建设。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常态化,建立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制度,强化警示教育学习,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
4.抓牢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与教育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健全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协同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教育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优化网评员和舆情监控队伍,加强新媒体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5.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大中小学、教研机构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共建。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实施高校辅导员卓越计划,配齐配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强化中小学思政课顶层设计,教研部门牵头,一体化设计思政课教学内容,组织开发适用的优秀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组织开展“共上一堂思政课”、“杰出校友返校讲思政课”、思政“精品课”遴选、思政课观摩等系列活动,促进全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逐步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
6.完善兴安“七色”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兴安“七色”教育品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抓好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以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为载体,深化中小学德育“红扣子”工程,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抓好绿色生态文明教育,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绿色学校建设各个环节。抓好橙色阅读教育,常态化开展读书分享会、读书微讲堂、亲子阅读等青少年学生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抓好黄色劳动教育,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组织中小学生制定个性劳动教育清单并自我评价;完善学生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抓好银色冰雪教育,持续推进冰雪课程、冰雪研学体验、冰雪赛事等系列校园冰雪运动,建立大中小一体化冰雪项目体育课程体系。抓好金色心理健康教育,配齐配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完善心理健康筛查和预警机制;发挥大兴安岭地区教育系统心理关爱导师团作用,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抓好蓝色科技教育,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导各地各校建立STEM、人工智能、机器人、车模、航模等科技专用活动室,组织开展科技节、小发明等活动,培育学生科学素养。
7.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程。开展家庭教育赋能行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网络,引进家庭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开展心理问题学生疏导,为特殊家庭提供家庭教育解决方案。组建大兴安岭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发挥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和地级家庭教育讲师团示范作用,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宣讲、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家校社协同育人水平。持续推进“体质健康双减”三年行动,配齐配全监测设备,动态更新“小眼镜”“小胖墩”重点关注台账,落实落细定期监测、健康处方、宣传指导等工作。通过加大近视防控、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健康宣讲、强化家校协同、纳入督导评价等手段,着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力争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再提升3-5个百分点。
8.持续深化特色教育工作。开展素质教育提升行动,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突破口,全面实施五育并举,努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六个一”目标,即一生好品质,一副好身体、一个好心态、一双好眼睛、一手好汉字、一项好技能。实施美育浸润计划。开展特色教育试点校、示范校创建,选树全区特色教育示范区,典型引领、辐射带动,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教育发展格局。举办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师生艺术节暨特色教育成果展。探索与哈尔滨体育学院联合开展特长生培养,为特长生搭建请进来、送出去的集训通道,助力特色教育走深走实。指导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及秋季新生军训工作。
9.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规范各县(市、区)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多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全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和活动方式,面向全区中小学校逐步开放更多线上研学课程。
10.巩固“双减”工作成果。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严查各类违规培训和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环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作业和考试管理以及教科研工作,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纳入教研部门工作重点,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强化课后服务管理,引进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聘请专业教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负担。
三、紧抓质量提升,满足林区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一)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
11.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强化课堂管理,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查课、听课、评课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进全区学前教育联合体、义务教育联盟和普通高中共同体发展,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牵头负责,发挥联盟牵头学校的带头作用,分学段分重点开展联盟活动,并将联盟活动情况纳入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3月末,召开全区基础教育联盟发展现场会。开展基础教育教联体互助行动,与哈尔滨市名校名园结成帮扶对子,建立“以校包校”帮扶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常态化集体教研、跟岗学习、定期送教、同步课堂、共享试卷等活动,全面提升全区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优质学校。
12.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进公办园扩容增位,加格达奇区新建一所托幼一体化中心、呼玛县改扩建一所公办幼儿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为两至三岁的幼儿提供托育服务。继续开展幼儿园分类建设与管理。规范幼儿园保教课程开设,持续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和“安吉游戏”,总结阶段性经验,实现游戏本土化。开展幼儿园“小学化”治理,加大对公办、民办幼儿园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建立教研指导和园本教研制度,提高保育教育质量。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试点工作。
13.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十四五”县域义务教育发展规划,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薄弱学校帮扶改造。继续实施网点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健全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指导各地制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台账,加大过程性指导和阶段性评估力度,对标对表、逐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任务,确保先行接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验收的县区“校校达标、项项达标”。推进国家新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开展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年底前,实现校级自评100%,县级评估30%,地级抽检30%。
14.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免除普通高中学生学费,实现普通高中“应招尽招”。加强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创建职普融通综合高中,为学生学习和升学提供多元渠道。推进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示范校、示范学科、示范课题等发展项目。开展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估,年底前,达到校级自评100%,县级评估100%,地级审核30%。组织全区普通高中“五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命题及施考。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培训和使用,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强化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推进生涯规划指导向初中阶段和高一年级延伸;健全学生生涯规划专兼职导师队伍,引进专业师资,开展面向教师、学生、家长选课选科和报考方向培训,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学科和方向。继续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托管帮扶,塔河二中与哈师大建立帮扶机制,开展教师培训、现场指导教学、研讨交流等活动。实验中学发挥领航学校作用,与省实验中学对接合作,以高考复习备考为重点,牵头组织开展联考、复习备考研讨、生涯规划讲座等活动,提升全区普通高中复习备考能力。
15.推动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融合发展。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建设孤独症儿童班、校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两端延伸。发挥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作用,科学鉴定和安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指导各地完善送教上门制度,对区域内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送教进社区、进家庭的方式实施教育,并为送教上门的教师提供必要的交通补助。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塔河县、呼玛县民族文化基地学校内涵建设,办好非遗传承班、鄂伦春语言课堂。
16.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试点校建设,及时总结成果,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开展深化中高考综合改革行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高中阶段学生招生制度及育人方式改革;强化学校实验室仪器、英语口语听力教学及考试设备配备,推进标准化考场建设;发挥教研部门作用,加强中考综合改革研究,提高改革实施效果。深化普通高中“三新”改革,继续通过“内引外输”方式,搭建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发展平台,提升教师应对新课改的能力;健全学生发展导师制,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重点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和生涯规划指导。
17.开展小班化教育管理探索。开展小班化教育管理课题研究行动,教研部门在“边境地区教育生态发展趋势实践研究”总课题下,申报小班化研究课题,以课题为牵动,以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为实验区,研究小班化教育发展趋势,探索小班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等实施路径,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年末召开小班化教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实验区、试点校好经验好做法。力争用三年时间,推进小班化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
18.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教育信息化提升行动,改造升级各中小学校互联网,实现千兆光纤入校。健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全区校园网络互联互通,助力远程同步教学提质增效。加强“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推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普及应用。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三年攻坚任务,逐步实现数字化基本装备全覆盖。加大实验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实验中学、呼玛县高级中学、漠河市立人学校省级教育资源共享边境专线学校的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区中小学校,实现教育数字化优质资源共享共建。
(二)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和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19.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职业教育提升工程,加强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推动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漠河北极旅游学院和新能源(风电)产业学院建设,促进旅游、风力发电等产业发展。加强职业学校校风学风建设和中职学校规范管理。开展服务边境县项目培训,服务林区经济振兴发展。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开辟学生升学新途径。
20.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继续推进社区学校、老年大学、开放大学“三校合一”发展,建立完善老年大学、学校和学习点,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提升教学能力,推动创建县域学习中心,为更多老年人提供精准优质服务。组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智慧助老等活动,打造终身学习党建品牌、文化品牌、艺术品牌等特色项目。
四、实施强师工程,打造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
21.强化师德建设。开展清风校园行动,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组织开展教师宣誓活动,坚定教师职业信念和职业操守,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22.强化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开展校长、教师双培养行动,加大校长、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深入推进全区中小学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组织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与省内外优质学校对接,组织管理人员和教师赴省内外名校名园跟岗锻炼。依托“国培计划”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结合边境县教师能力素养提升“三年会战”,开展学科教师、骨干教师专项培训,通过分层培养、分类施策,打造我区名优教师梯队。强化名师引领,发挥“三名人才”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以教学活动月和“推门听课”等为载体,提升校长治校办学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施好援边政策,用好援边人才,搭建学科教学共享平台。
2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开展引才援教行动,推进部属省属免费师范生计划、优师计划等人才政策落地见效,缓解我区学科教师紧缺压力。充分利用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周”进校园、银龄讲学计划等方式引进优秀教育人才,解决教师紧缺问题。争取省定向培养政策,持续补充毕业生到我区就业。参照“援疆”“援藏”模式,争取对口援助政策倾斜,补足建强教师队伍。落实人才支持政策,为人才子女入学提供优惠政策。
24.强化教师待遇保障。开展尊师惠师行动,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以呼玛县为试点探索绩效管理,激发林区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推进公办园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依法依规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待遇。研究制定兴安尊师惠师政策,表彰奖励优秀教师,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组织开展第40个教师节系列迎庆活动,大力宣传教师优秀事迹,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五、聚焦条件保障,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
25.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加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硬件保障。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加强动态监测,推进教育经费支出进度。推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完善常态化措施,实现动态清零。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精准落实国家和地方学生资助政策,提高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26.强化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强化督政工作,组织开展对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统筹做好省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力争漠河市、呼玛县和呼中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评估认定,加格达奇区完成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指导塔河县提前谋划,力争2025年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优化督学工作,落实《黑龙江省督学责任区建设及中小学校、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实施办法》,完善责任督学学习培训、工作保障和考核激励机制,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常态化、专业化;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试点工作;开展新一轮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实施教育领域重点难点问题专项督导,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建立“双减”督导常态机制,探索推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项督导,开展好校园安全、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督导,开展《黑龙江省教育督导条例》学习宣讲。继续配齐配强专兼职督学,完善督学选聘、遴选、培训和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督学队伍工作水平。严格落实问责机制,提高教育督导权威。
27.建强教师发展机构。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完善地县两级教研工作体系,强化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发挥县级教师发展机构职能,协调配合、通力合作,组织开展教育教研活动,提高教育质量。
28.加强语言文字和教材管理工作。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实施“童语同音”计划,组织第27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和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系列活动。开展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语言文字达标建设和验收工作。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建立普通话测试员信息库。开展教材教辅使用和管理,加强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做好教材问题突发事件处置。建立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核机制。
29.抓好校园环境卫生及多病共防。加强对校园季节性传染病防控的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卫生健康知识素养以及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强化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升食堂管理水平。落实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推动漠河市、塔河县、呼玛县营养餐供餐模式升级。
30.全面提升依法治教水平。积极开展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申报工作。推进***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抓好“学宪法讲宪法”等系列活动。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利用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
31.构筑校园安全管理防线。持续落实校园安全“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深入推进校园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实施校园安全隐患台账制、销号制管理。着力推动校园大跨度建筑及危房整治整改。配备校园专兼职安全监管员,定期开展安全专业知识培训。紧盯危害校园安全的消防、燃气、交通、实验室危化品、防灾减灾、欺凌暴力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环境和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稳定。
2024年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国家、省市各级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和体育发展等工作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加快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影响全市教育和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坚持问题导向、链式思维和系统观念,在教育资源供给、优质均衡发展、育人模式优化、师德师能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和体育惠民共享等工作中创新突破,争先领先;在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守牢一排底线等工作中持续用力,精准发力,以问题的有效解决,奋力推动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领域更前列。
一、加强党对教体工作的全面领导
全面坚持和加强党对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的领导,保证全市教育和体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1.强化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坚持把***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局党组、基层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及时传达学习、研究部署,全力推进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级有关深化教育和体育改革等工作部署,推动全市教育和体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巩固扩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切实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贯彻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列席旁听全覆盖。(责任单位:秘书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党组织)?????
2.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规范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工作。组织开展分管党建工作人员、党务人员专题培训活动,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规范化水平。持续开展“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开展中小学党建“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提升基层党组织特色化水平。抓好优秀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推动青年思政教师向党组织靠拢。抓实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落实“每月有联系、每季有走访、每年有座谈”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把好民办学校教员聘用、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培训活动和对外交流等重要事项政治关,确保按照党的要求办学立校、教书育人;把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纳入培训机构年检、信用评价和管理监督必查内容,对办学出现严重问题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责任单位:秘书科、职教科、学前科、政工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党组织)?????
3.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压紧压实管党治校政治责任。扎实做好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反馈意见整改,巩固深化整改成果。深入推进教育领域廉政问题排查防控,强化跟踪问效。坚持以严的主基调纠“四风”树新风,坚决推动中央八项规定落地生根。严肃惩戒学术不端行为,对突出问题及时通报、约谈、问责。强化全市教体系统廉洁文化和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生态。(责任单位:秘书科、政工科,各基层党组织)?????
4.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推进全市中小学意识形态常态化巡察工作机制,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严格落实会议活动“一会一报制”,严格落实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巩固教材教辅和读物治理效果。健全舆情研判预防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和实战实训,稳妥处置各类舆情。严格落实微信发布“三审三校”制度,推动教育正能量形成大流量;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攻防演练,营造清朗教育网络空间。(责任单位:秘书科、教研中心、基教科、政工科、安保科,各基层党组织)????
二、加快推动区域教育和体育高质量发展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开展全市教育和体育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全方位推动全市教育和体育改革创新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领域更前列。
(一)教育资源供给行动
5.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蜊江中学教学楼和餐厅体育馆综合楼;续建蜊江小学、第一实验幼儿园和府新小学、世纪小学教学楼,满足就近入学需求。改扩建宁津9中、港西38中学生餐厅,提升师生就餐服务环境。为蜊江小学、世纪小学、府新小学3所学校和蜊江小学幼儿园、第一实验幼儿园2所幼儿园按标准配齐设施设备,提升硬件设施设备水平。启动智慧校园信息化三年提升工程,对全市教室多媒体设备、教师办公电脑和录播教室设备等信息化教学设施改造升级,打造一批智慧校园。建设一批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满足特殊学生教育教学、康复训练需求。(责任单位:基建装备科、教研中心、基教科,各基层学校)????
(二)优质均衡发展行动
一是学前教育聚焦“普及普惠”,实施启智培德健体工程,争创省级游戏实验区、家园共育基地。
6.深化自主游戏。依托北师大威海学前教育基地项目,结合荣成地域特色与资源优势,围绕游戏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游戏观察与支持、幼儿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三大专题,组织开展培训、观摩和研讨等活动,打造游戏活动创新化开展荣成案例。引领幼儿园开发以创生课程、游戏课程和基础课程为核心的园本课程,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深化“市直幼儿园—镇街中心园—全市民办园”3级共建模式,强化专业师资力量培育,组织幼儿体育活动进家庭、进社区,提升家园社共育实效。(责任单位:学前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7.优化能力培养。完善幼儿劳动教育“一园一案”,制定劳动教育启蒙清单,组织幼儿参与值日生任务、家务劳动认领等活动,培养幼儿关爱集体、热爱劳动良好品德。深入开展“好习惯养成月”活动,探索实施“基本生活常识负面清单”教育模式,组织开展“我是自理小达人”“好习惯小明星”等幼儿特色活动,促进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引导幼儿展现天性,健康发展,快乐成长。(责任单位:学前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8.强化品格培育。利用好本地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指导幼儿园开展好传统节日体验日、传统故事我来讲等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守规矩、敬长辈、讲诚信的良好品质。挖掘以“园所为中心、社区为辅助”的本土文化教育资源,探索实施“地图式探访+主题式研究”的课程实施路径,引导孩子亲近本土文化,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优化“幼儿成长档案”,通过信息化数字化记录幼儿成长过程,及时跟进综合评价,培育幼儿身心健康。(责任单位:学前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9.强化小幼协同。组织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成长的阶梯。推动幼儿园和小学深度合作,加强业务指导,研究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问题。建立联合教研制度,调整一年级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梯度,减少教学进度,引导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责任单位:学前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二是义务教育聚焦“优质均衡”,实施乡村教育振兴工程,打造省级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范例。
10.提升乡村学校办学品质。发挥人和35中、成山好运角中学2所省级和俚岛27中1所市级强镇筑基示范校引领带动作用,打造乡村教育“领头雁”方阵。稳步推动乡村温馨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和零碳校园建设,提升乡村学校办学品质。(责任单位:基教科、政工科、安保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11.深化特色学校建设。借助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省级教师教育协同创新项目,采取跟岗培训、专家入校等培训方式,坚持带着问题学、盯着项目改,聚力在学科教学上实现突破,带动城乡学校一体发展,年内创建6所省级特色学校、4所荣成市级特色学校。健全完善深度医教、康教结合工作机制,升级特校“康训名师工作室”,提升特教服务水平。做好省级特教教师基本功大赛和融合教育优秀案例的推报工作。支持那香海苏州外国语学校在招生宣传、规范办学和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发展,满足家长对高质量民办教育的需求。(责任单位:督导室、基教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12.提升教研科研水平。深入推进联盟化教研共建、教研员“3+2”驻校制度,通过展示1节示范课、打造1个学科基地、带动1支骨干队伍、开设1次技能大比武、帮助1所薄弱学校“5个1”行动,提升乡镇薄弱学校教科研水平。做好“永怀教育奖”“永怀乡村教师奖”评选活动,提升乡村教师工作积极性。遴选部分优秀教科研成果,通过开辟专栏、入校观摩和现场展示等方式,推动优秀成果转化应用。组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观摩会、特色成果展,推动乡村学校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责任单位:基教科、督导室、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三是高中教育聚焦“特色多元”,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打造高中优质特色办学典型案例。
13.发挥省级特色高中、学科基地作用。落实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指南,高标准完成达标工作。巩固“特色学校+特色高中”办学模式,在荣成二中省级特色高中、省级语文学科基地、市级物理学科基地,荣成一中省级艺术学科基地、市级特色高中、市级体育学科基地,荣成三中市级特色高中、省级综合实践学科基地的建设上聚力用力,推动高中办学特色化多元化一体化发展,推动荣成一中、荣成三中争创省级特色高中。积极承办省级普通高中特色学科“启成”论坛活动,提升荣成高中教育知名度。(责任单位:基教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14.深化强科培优行动。在现有科创班的基础上,向下探索延伸,在初中设立“永怀英才班”,提前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培养;向上构建与高校联合育人协作新机制,在学科竞赛、强基计划等项目上对接沟通,在心理健康教育、科创实验室利用、高校自主招生等方面融通共建,全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具有名校潜力的拔尖特长生,落实好教研人员、任课教师“一对一”共同成长机制。(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15.加强高中教育投入。利用“永怀教育基金”“春蚕奖”等社会捐助资金,设立高中奖学金,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进行奖励。通过购买优质资源、引进高端人才,提升高中教学水平。对标省内外名校,组织教师跟岗培训,外出学习优秀经验做法。在荣誉评选、职称推荐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对高中教师予以倾斜,激发工作积极性。招聘日语等小语种教师,解决小语种师资短缺的问题。(责任单位:财审科、教研中心、督导室、政工科,各基层学校)
四是职业教育聚焦“专业实用”,实施产教融合赋能工程,争创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县。
16.深化产教融合。与康派斯、达因制药和歌尔等本地企业合作,增设3处校外实训基地;与名人酒店、馨润食品等新兴企业合作,加挂实训基地和实践基地牌子,推动校企联合育人。优化与华力电机、万恒置业、赤山集团等企业“订单班”“冠名班”合作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责任单位:职教科,威海水产学校)
17.优化人才培育模式。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学校,在初中开展不少于2次职业技能启蒙课程入校送教活动,激发学生职业认同感。在中高职纵向贯通上,做好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工作。借力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资源,推进威海水产学校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优质建设,推动海水养殖、数字媒体等特色专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优秀学生参加省市各级职业技能大赛,提高职业综合素养。(责任单位:职教科,威海水产学校)
18.推进底线达标工程。在校园标准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资配备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好当家集团学校的帮扶、督导力度,确保好当家集团学校办学达标,提升民办职校办学水平。做好威海技师学院合并到威海职业学校的服务工作。(责任单位:职教科,威海水产学校)
(三)育人模式优化行动
19.优化全环境立德树人格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聚焦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全环境立德树人四大领域,在诚信教育、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心理健康和网络教育等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经验,打造“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责任单位:基教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20.加强思政课建设。认真落实思政课“金课”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批骨干教师。深入开展“进红色场所、听红色故事、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升级。(责任单位:基教科、秘书科、政工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21.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健全校外培训机构长效监管机制,落实“打通审批源头、完善日常管理、强化乱象治理、提高校内保障”等重点工作。健全作业审批机制,加大作业的研究力度,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解决中小学生作业负担重的问题。完善中小学幼儿园课后延时托管服务机制,提升课后服务专业化水平。争创省级中小学睡眠保障试点县。(责任单位:职教科、基教科、督导室、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22.建好用好校外育人基地。做好青少年科教中心科技馆的规划设计建设,打造校外育人基地。依托荣成红色党性教育基地、乡村振兴本土资源,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组织学生开展好研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国内知名少年宫定期开展互访共建活动,提升少年宫研学知名度。对接文旅部门、各旅行社,将少年宫研学纳入精品旅游线路,吸引外地学生来荣研学,助推全域旅游发展。推动少年宫社团积极主动参与省市各级艺术赛事,提升少年宫圈内知名度。(责任单位:科教中心、基教科,各基层学校)
23.展示高素质教育成果。创新“五育并举”素质教育新模式,举办好每月一个主题的中小学生“天生我才”才艺大赛和素质教育成果展,让孩子展示才能、家长分享快乐。加大宣传力度,与山东广电和荣成融媒体中心合作,实现全市教育和体育宣传“正能量·大流量”,提高教育社会影响力。做好省级研学营地、基地和优秀研学课程的推送工作。积极参加全省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争取召开全省劳动教育现场观摩会。(责任单位:基教科、秘书科,各基层学校)
(四)师德师能建设行动
24.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结合第40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工作,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和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通过媒体宣传新时代教师形象,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全面落实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引导教师树牢底线红线意识。(责任单位:政工科、秘书科,各基层学校)
25.实施名优教师培养工程。依托教师成长学校,利用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省级教师教育协同创新项目,加强骨干教师业务培训。发挥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威海、荣成“四名工程”辐射引领作用,建好省市两级名师工作室,带动骨干教师快速成长。组织评选一批学科带头人,带动学科教学发展。(责任单位:政工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26.优化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在乡村薄弱学校设置“支教交流”岗位、农村特级教师岗位,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从乡镇学校选拔中层干部到城区学校跟岗锻炼,从城区学校选派优秀中层干部到乡镇学校任职,提升岗位工作能力。在部分学校探索实施跨年级、跨学科教师任教和跨学区教师走教制度,缓解部分学校、个别学科师资不足的问题。(责任单位:政工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五)教学质量提升行动
27.聚焦主责主业。探索“高效课堂”建设,实现教研工作重心下移,通过精准示范、精准教研、精准帮扶,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开展教学主题教研,围绕情境教育、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等4个重点项目,开展深入研究,以项目化研究,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健全教研人员“能进能出”机制,推动教研员聚焦教学、研究教学、服务教学。(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28.推动成果转化。聚焦提升教学质量,启动教育创新微成果推广应用工作,通过成果展示、联盟教研和入校指导等形式,促进教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启动新一轮成果申报评选工作,借力威海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典型案例评选推荐工作,打造区域教科研发展新经验。建好教育科研成长工作室,实行导师帮带制,开展好调查研究,提升科研素养。(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29.强化信息融合。加大数字教学研究,重构多种形态的课堂教学场景,推进“智能纸笔”“云痕”等技术应用的实践研究,组织现场教学观摩,共享优质资源,推动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配合威海做好名师辅导讲堂课程录制工作,实现对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组织开展数字教育名师评选活动,启动教育数字化成果培育工程,推动教育数字化成果纳入教学成果奖励体系。(责任单位:教研中心、政工科,各基层学校)
(六)体育惠民共享行动
30.举办系列精品赛事。举办好第五届荣成滨海马拉松赛、全国帆船帆板类体育赛事、全国轮滑球比赛、樱花湖自行车赛和省级摔跤比赛等系列精品赛事。赛事期间,与文旅、商务等部门合作,同步举办海洋美食节、摄影大赛、房车露营、特色民俗文化等大众休闲配套活动,通过国内知名网站、新媒体、抖音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打响区域体育赛事品牌。(责任单位:体育发展中心)
31.打造特色运动项目。高标准举办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大会,搭建高端体育项目招商平台,加大高端媒体宣传力度,打造区域体育品牌。对接国家运动中心、青岛奥帆基地等专业机构,建设蜊江港水上训练和赛事中心,吸引各级专业集训队来荣集训、比赛。与青岛国信体育俱乐部合作,在体育馆建立篮球公园,利用双休日、暑期夜间开展好篮球体育嘉年华活动,吸引夜间人群观赛,拉动夜市经济发展。与山东广电、荣成融媒体中心开展合作,创新线上体育赛事推广模式,提高赛事吸引力和影响力。做好精品线路、精品赛事、体育服务综合体等荣誉申报工作,争取体育项目奖励扶持资金,助力区域体育发展。(责任单位:体育发展中心)
32.办好体育竞技赛事。利用双休日、暑期夜间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好篮球、足球、排球等六大体育联赛,提升体育场馆活力和人气。抓好竞技体育运动,组队参加威海联赛、锦标赛,办好威海市游泳、排球、皮划艇等赛事,在金牌总数上获得新突破。优化体校选人育才模式,向威海及省体育部门输送120名以上高水平运动员,打造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责任单位:基教科、体育发展中心,体校)
33.办好群众体育活动。抓好体育惠民工程建设,添置健身器材30—40套,提升村镇体育硬件设施水平。举办好老年门球、健身气功等社会体育指导班,新增体育指导员200人,提升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力量。组织开展登山、健步走、太极拳和市民运动会等体育惠民活动3000场次以上,提升市民健康幸福指数。学习贵州“村BA”经验,创新群众性体育活动,打响群众体育赛事品牌。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责任单位:体育发展中心)
三、坚决维护教育和体育大局稳定
坚持安全稳定第一,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牢牢树立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底线和红线意识,为全市教育和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4.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结合消防周、安全月等节点开展好交通、消防、用电、防拐防骗、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全社会提高家庭安全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学校安全条例实施细则》,常态化推进学校交通、消防、实验室、食品安全、校园欺凌等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完善《校园安全操作手册》,定期开展岗位培训,组织岗位人员学习政策,吃透政策,规范操作。建设市、校两级“校园天眼平台”,与省市两级联网,实现“探头站岗、鼠标巡逻”校园安全风险防控预警,提高校园安全督查精准性。深化中小学食堂专项治理效果,全面落实大宗食品原材料采购、家委会全程监督、学校领导陪餐、教师学生同餐和监督举报电话公示制度。联合公安、消防、市场监管、住建、交通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大检查行动,筑牢食品安全、校车安全、校园安全防护网。(责任单位:安保科、基教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3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心理讲座、影视赏析、心理剧、心理节等活动,推进心理课丰富提质;将感恩教育、生命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推动体育、美育、劳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构建心理健康活动新模式。发挥百名家庭教育讲师团、“荣老师”心理志愿服务团队作用,开展好“新时代·新父母”家庭教育活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对接政法委、公检法司、团市委、妇联、民政、财政等部门,关注特殊重点学生,精准帮扶贫困学生,引导孩子融于社会、集体,健康快乐成长。遴选一批优质家长学校、家长学校优秀案例,网上家长学校建设以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案例。(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基教科,各基层学校)
36.深入推进依法治教。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宪法晨读”工作,推动***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组织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中小学课后服务法治教育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法治观念。争创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考核方式改革试点县,全力打造“教育服务、让您满意”工作品牌。(责任单位:职教科、基教科,各基层学校)
37.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对存在涉稳风险的重点人员,建立“一对一”包保制度,通过帮扶解困、政策宣讲等途径,积极化解积案,严防出现群体上访、个人极端事件。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育领域各项民生工程建设的规范管理,确保不出现欠薪等影响稳定的问题。(责任单位:安保科、学前科、基建装备科,各基层学校)
38.强化教育督导评估。巩固提升我市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成效,完成上级年度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做好省厅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评价的迎检工作。依托省级教育评价改革宣讲团,打造一批精品宣讲课例,推动进机关、入校园。(责任单位:督导室、学前科,各基层学校)
39.营造发展良好氛围。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宣传教体系统优秀人物、取得成绩和精品赛事,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对民心网、民生12345反馈的问题全面复盘总结、研判分析,聚焦“四张清单”难点、短板及基层“急难愁盼”的热点问题,压实局校两级主体责任,确保基层问题基层解决。发挥全市教体系统优势,精准开展好大家访活动,积极引导群众为家乡点赞,提高全市民生领域群众满意度。(责任单位:秘书科、办公室、督导室,各基层学校)
区教育和体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全区教体系统将围绕“二次创业,教体何为”这一发展课题,按照“1434”工作思路推进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完成30项具体工作任务:“1”即坚定一个奋斗目标:打造“名校云集、名师辈出、学生幸福、社会满意”的品质教育示范区,擦亮“全市标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XX教体品牌。“4”即推进四项“国字号”“省示范”荣誉创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全省学前教育游戏活动示范区。“3”即围绕机制改革、技术创新、产业加持实施三项“深化赋能行动”。“4”即聚焦教育质量、队伍建设、教育环境、要素保障等重点领域,开展四项“提升创优工程”。
一、守正创新,以三项“赋能行动”为抓手,打造教体事业发展新品牌
(一)改革赋能行动
1.打造省内示范、影响全国的“XX合育人”全环境立德树人品牌。创建首批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6月底前完成),评选首届家庭教育“一师一优课”(6月底前完成),组织山东书城“教育·家”大讲堂(贯穿全年),全面优化“家庭主体、学校主导、社会参与、政府统筹、科研助力”五位一体XX特色育人体系。组织“教育空间新场景”项目竞标,发布《场景化学习:空间全环境立德树人建设指南》(6月底前完成),培育“校校有特色、处处能示范”的区域空间育人发展生态。
2.打造全区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知名的集团化办学品牌。借助“全国集团化办学联盟”,着力深化与北京、上海、杭州、重庆等教育先进地市的对接合作,加大与钢城区、起步区、临沂费县、德州宁津以及甘肃临夏的教育交流,通过教研共建、培训共享、项目共创等方式,持续扩大XX集团化办学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
3.打造全市首个K15+教育联盟品牌。以泉泽幼儿园、润泽第一幼儿园、润泽第二幼儿园、泉泽小学、泉泽初中、润泽学校、XX实验高级中学等7所学校(幼儿园)为支点,试点进行“幼—小—初—高”15个年级的学段衔接,构建贯通各学段的课程体系(6月底前完成)。
(二)数字赋能行动
4.创建全市唯一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实施“科技赋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打造XX“数智”教育品牌。以科大讯飞智慧教育模块应用为抓手,以8所试点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为引领,在全区建设具有“人工智能加成”的智慧校园,全面支撑教、学、考、评、研、管、辅等教育应用场景,推广英语AI听说、大数据精准分析、个性化学习手册等项目的深度运用(根据产发集团与科大讯飞签约时间节点,压茬推进)。
(三)产业赋能行动
5.建设全省首个学习科学实验室。引入清华大学宋少卫专家团队,在XX区教师成长基地试点打造学习科学实验室,为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及家庭提供定制化的咨询、诊断、指导服务(8月底前完成)。
6.在全省率先建设2家智慧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将“老年人养生—中年人健身—青少年运动”等元素相融合,为居民提供全龄友好运动场所。
7.组织项目素养专题培训。组织项目素养专题培训,强化局机关干部职工产业赋能意识,建立双月调度机制,积极挖掘、寻找、对接资源,结合教体系统实际精心策划、设计、实施两个以上精品项目,促进教体产业发展。
二、深化提升,以四项“创优工程”为载体,拓展教体事业发展新路径
(一)教育质量创优工程
8.巩固教学质量在全市的优势地位。通过“精准施教、多元学习、显性评价、技术赋能、共生共享”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XX“共生新课堂”品牌。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主题教学、项目式教学技能培训(贯穿全年),构建XX教学新范式。收官为期三年的城郊学校办学质量提升行动(10月底前完成),召开城郊学校治理论坛,实施“活力·品质”校园建设,助力城郊学校办学质量持续提升。
9.巩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全市的优势地位。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打造“一校一品”“一生一长”的学校体育特色。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评比活动(5月底前完成),办好春、秋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4月、10月底前完成),组队参加市级体育联赛、各项目锦标赛,以赛促训,提升学生竞技体育水平。组织上、下半年两次学生体质检测(3月、9月底前完成),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提升。
10.打造“XX520”心育新品牌。优化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监测机制,用好24小时学生心理关爱热线,建立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7月底前完成),开展春、秋季开学全员心理测评(3月、9月底前完成),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深化“520”积极心理阳光心育课程建设,开展“520阳光心理校园行”主题活动100场(贯穿全年),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11.创树“大家艺起”美育新品牌。打造“大家艺起”XX艺术活动新品牌,推动师生优秀文艺节目、美术作品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增加区级学生艺术展演竞赛项目,推进美育教学评价,开展学生艺术素养监测(4月底前完成),让艺术教育“评有据、价有值”。
12.打造XX科普教育新高地。举办“校园科技节”,通过模型无线电、人工智能创意编程、小院士评选等科技竞赛,建立完善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育机制(贯穿全年)。与区科协紧密抄手,与科技场馆开展常态化合作,深入开展“科技筑梦——‘双进’助力‘双减’”科普进校园活动(10月底前完成),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13.深化“中—小—幼”学段衔接。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幼教启蒙、小学筑基、中学发力,形成上下贯通、阶段衔接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1+11+N”机制构建、“双师双班”模式创新,初步实现幼小衔接全覆盖(10月底前完成)。聚焦命题评价等主题,指导16所“泉引桥”工程引领培育校进行项目研究展示(贯穿全年),辐射带动学段衔接工作走深走实。
(二)队伍建设创优工程
14.实施“经纬三名(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落实《XX区关爱激励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若干措施》,完善“新苗—新秀—能手—首席—风格—功勋”教师梯次培养体系,优化“合格校长—骨干校长—名校长—功勋校长”区域教育家成长路径。面向全体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开展系列岗位能力培训研修。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共生新课堂评优”活动(10月底前完成)、基于技术赋能的“数字化教学展示”活动(10月底前完成)、“做题、讲题、命题”的“三题”评价活动(8月底前完成),全面提升教师“新教学基本功”。组织新一批骨干校长、功勋校长推评(6月底前完成),高品质开展第二期、第三期中青年干部教师领导素养研修班学习(贯穿全年),遴选干部教师到重庆谢家湾小学等名校跟岗锻炼(11月底前完成);以区“名班主任”“首席班主任”培养项目为抓手打造XX区名班主任工作室(6月底前完成)。
15.打造省内一流的教师成长基地。建立XX区教师成长指导专家库、学校发展指导专家库、学生学习指导专家库(4月底前完成)。推进银龄教师工作坊、名校长工作室、学习科学实验室、教师心理关爱驿站、集团化办学研究中心、“双新”课程创生学院的常态化运行(6月底前完成)。进一步发挥“经纬·拾光”XX教育发展档案馆对教师的启发、凝聚、传承效能。高标准打造全市唯一、全省一流的XX区教师成长基地。
(三)教育环境创优工程
16.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对照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围绕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三方面内容,分区域、学校两个层面,深入中小学调研,查找问题短板,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工作建议(5月底前完成),全力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
17.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县、全省学前教育游戏活动示范区创建。贯彻落实《XX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固本强基培优提质行动计划》,努力形成园所主导、家庭尽责、社会支持的学前教育生态,力争省一类园以上优质幼儿园占比超过8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5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稳定在93%以上(11月底前完成)。开展传统文化、家园共育等5大项目研究(10月底前完成),打造全省一流、全市示范的XX学前教育品牌。
18.建设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紧盯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燃气安全、防溺水安全等重点领域,健全完善校园环境综合管理体系,推动校园及周边环境隐患整治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贯穿全年)。用好省市安全管理平台、泉城安全APP、第三方检查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检查、督查、自查工作(贯穿全年),积极查摆问题隐患,落实整改闭环管理,全面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19.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通过实施积分管理、“黑白名单”定期更新、落实“一课一消”资金监管模式等举措,进一步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贯穿全年)。
20.提高教育督导质效。扎实做好省、市对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和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持续开展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为载体的“1+N”月度常态化督导,促进学校规范办学。
(四)要素保障创优工程
21.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开工、续建学校幼儿园8所,其中学校5所、幼儿园3所,新增学位8130个。
22.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以体育惠民为主题,以区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主线,组织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街道、村(居)开展社区运动会,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体验运动乐趣,享受健康生活(贯穿全年)。加强对辖区内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场所的日常监管,做好季度双轮驱动安全考核和每月审计式安全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共全民健身设施管理,为群众健身创造良好环境。
23.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为一年级、四年级和七年级学生提供校服;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午餐补助;开展义务教育学生、学前幼儿资助,为有需要的大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
2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立人教育发展基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注入我区教体领域推动产业发展,谋划多元化办学路径。全年引进企业(项目)不低于5家(个),力争使用外资300万美元、实现教体行业企业新增营收1500万元、带动税收增加150万元。
三、固本强基,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涵养教体事业发展新生态
25.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责任对象“明责”、分解任务“量责”、紧盯关键“督责”的责任体系。持续推进日常性警示教育,健全完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五位一体”师德建设机制。进一步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创新廉洁文化传播路径,打造廉政文化品牌,保持教体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6.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集团党建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区属幼儿园集团党建新路径。优化集团党建“六联式”工作机制,选树一批“党建品牌特色校”和“党建品牌示范校”(5月底之前完成),提升集团党建品牌影响力。加强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党务明白人讲党务”、跨集团党建以查促学,提升专业引领成效。依托《关于推进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高质量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指导学校开展校本化、多样态、有实效的融合探索,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党建融合亮点特色经验。
27.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设。完善学校(幼儿园)党组织会议和校务会议议事规则及流程(4月底之前完成),提升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和公信力;实施“一校一策”“领题破题”,边贯彻边总结边完善,梳理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编制《“好搭档”修炼指南》(5月底之前完成),营造学校党政班子协同推进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
28.加强教育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加强XX教育融媒体中心建设,优化宣传平台载体,讲好教育体育故事,奋力创建区域教体宣传新样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校园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健全教体舆情监测、研判、处置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四、统筹兼顾,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挖掘教体事业发展新亮点
29.统筹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XX市XX区“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持续提升区属特教学校办学质量。推动民族教育高品质发展,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优化“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品牌,推进育晖小学与白朗小学友好交流。推动社区教育特色发展,开展2024年“泉学汇”项目申报,指导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校建设5—10个具有XX特色的优秀课程。鼓励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与社区结对共建,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公益普惠活动,为优质教育进入社区拓展路径。推动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推进高校集聚区建设,强化校地联系,在合作办学、助力高校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XX大学附属学校品牌。持续抓好“五必管”工作机制运行,与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协助维护驻区高校安全稳定。
30.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深化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持续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常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行动,做好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和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优化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调度机制,提升预算执行效率。全面强化考试安全治理,继续增加标准化考点和社会考试考点,打造“温馨”招考,坚守“零失误、零差错、零投诉”。保障学生校服质量,继续实行校服“双送检”制度,规范校服采购流程。做好语言文字工作,通过“书院联盟”传统文化基地学校创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建设。统筹做好保密、档案、老干部、关心下一代、政务公开、市民服务热线、信访等工作。
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及国家、省教育工作部署,紧紧围绕“12991”工作思路【坚持“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个目标;突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两项重点;强力推进“党建领航工程、立德树人工程、中小学幼儿园扩容提质工程、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工程、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高等教育‘双一流’工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教育数字化赋能工程、教育治理创新工程”九项工程;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8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