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林业碳汇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2020年9月,A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将“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等固碳作用”与“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作为“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内容。2022年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与*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进一步将“共建结构优、功能强的森林植被带”“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等作为重要内容。省委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均有森林碳汇方面的重要表述与发展要求。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2022年11月,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则进一步要求“实施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目前,省林业和草原局正按照《省林草碳汇发展推进方案(2022—2025年)》《林草碳汇行动方案》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全省林业碳汇试点工作,同时*市也积极探索林业碳汇建设与项目开发。
一、基础优势与重要意义
(一)*前瞻布局林业碳汇的基础优势
1.林业资源富裕,林业碳汇开发潜力深厚。一是资源总量丰富。*市域面积的近50%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林业资源富集,尤其是*县、*县、*县、*市、*区等县(市、区)林业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底,全市林地面积1203万亩,森林面积1166.2万亩、居全省第7位,其中竹林面积215万亩,约占全省竹林面积的11%,是全国竹资源富集区、川南竹产业集群核心区,森林蓄积6956.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1.03%、居全省第4位。二是规模化载体可观。截至2023年10月,*市拥有*市平兴林场、*区林场、市国有林场、*县国有林场等成规模林场,建成现代林竹产业基地485万亩、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2个、市级现代林业园区5个。三是人工商品林碳汇开发空间大。据资源调查统计,*市人工商品林中的中幼林面积为398万亩,竹林面积129万亩,预计中幼林和竹林面积的50%可用于碳汇开发,初步测算*市人工商品林碳汇开发面积可达263.5万亩。
2.具备先行先试优势,林业碳汇布局可行性强。一是主管部门研究谋划早,林业碳汇开发的准备动作实。近年来,特别是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市林业和园林局、*市生态环境局等主管部门密切跟踪国、省林草及生态碳汇政策,积极研究*市林业碳汇开发的可能性、可行性,切实履行林业碳汇工作指导、政策宣传及风险提示工作。在主管部门早研究、早谋划、早宣导等职能服务下,全市上下统一了前瞻布局林业碳汇的认识,绝大多数县(市、区)有林业碳汇开发想法,一些区县更有前期论证等准备动作。二是企业、基地有先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可参照。例如,2010年,瑞士诺华制药与省大渡河造林局合作,正式启动了“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该项目是全省目前在CDM-EB(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的规模最大的林业碳汇项目,是中国第一个与外资企业直接合作将未来碳汇资金提前支付用于造林的碳汇项目,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通力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又比如,*县建成木城镇修文村全国低碳茶产示范基地1000亩,并于2022年12月20日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质量认证发展研究中心认证的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基地。三是*县省级试点加快探索,林业碳汇整县推进有参考。2022年6月,*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林草碳汇项目开发11个试点县(市、区)之一。目前,已完成《*县林业碳汇试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科学编制以及批复启动工作。例如,*县已联合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开展全县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编制并完成《*县林业碳汇潜力报告》评审,正慎重筛选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合作企业,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储备与交易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前瞻布局林业碳汇的重要意义
1.发展林业碳汇是负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绝佳自然解决方案。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林木通过自然生长就可以吸收温室气体,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而且绿色环保、操作成本低、易施行。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约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林业是未来30~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的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工业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谈判十分艰难的当下,以林业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中,林业被纳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可以说,林木资源保护和发展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通过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保护林木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增加碳汇能力,是*负碳中和的必要手段,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绝佳战略举措。
2.发展林业碳汇是增强林业生态功能、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市属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可以说,林业是*市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林业资源关系着*市及省生态功能的发挥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巩固提升。目前,*市虽然林业资源丰富、生态价值不低,但也面临质量不高、功能退化等问题。调研发现,包括柳杉等在内的多数人工纯林不同程度出现遗传品质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抵抗能力减弱、林分生产力不高、林地生态系统自调节能力下降等问题。因此,森林保护、造林、有效采伐林产品及森林经营管理等林业碳汇开发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市林业质量、增加林业碳储量、提高碳汇量,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这对推进*市、*省有效增加生态容量、显著提高生态质量,维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发展林业碳汇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林业经营周期长,森林生态效益难以多元转化。长期以来,*市林业资源产品的价值实现以木材砍伐及加工利用为主,价值实现方式和途径较为单一。将林业与碳交易有机融合可以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化、市场化,进一步盘活绿色资产,增加林业主体经营性收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市林业资源绝大多数位于乡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发展林业碳汇能拓展农民收入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此,发展林业碳汇,开展碳汇交易,无疑是一种以绿色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增值行动,有利于*市将林业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进程。
4.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碳排走高、碳控压力激增的必要补充手段。随着国、省“双碳”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碳达峰限期的日益临近,碳排放控制政策逐步明晰并将日趋严厉。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并指出“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要坚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优化完善调控方式,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为建立和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与日趋严厉的碳排放控制政策相对应,*市的碳排放现状及未来形势却不容乐观。近年来,*市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高居全省前三。考虑到*市轻重产业结构优化困难、支柱产业(晶硅光伏、钢铁、水泥、化工等)能耗及碳排放走高、其他(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碳排放不低、重大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年均增长等因素,“十四五”后期及“十五五”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97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