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党课: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指导工作,对我省工作提出“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全市科技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省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的本质内涵和关键特征,深刻认识基础条件,找准抓实着力点,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谱写“科技之为”新篇章。
    一、提高认识,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的“新”,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生产力,通过关键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新技术”的突破,为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着力点和新的增长点。新质生产力的“质”,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通过新型劳动者、新型生产要素、新型生产工具及其优化组合,推动科技创新赋能生产力向更高水平跃升。
    (一)高科技性。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原创性、颠覆性、关键性核心技术对产业的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在产业技术生态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一个时代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整体走势。谁拥有先进技术、前沿技术,谁就拥有创造更先进生产力的能力和基础。
    (二)高效性。新质生产力重点体现在新的生产要素以及新的要素配置方式,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技术具有很强的通用属性,同时具有创新链长、应用范围广、技术改进可持续性强等特征。结合高端人才、资金、数据、知识等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建立不同主体、行业和产业间形成更高效的生产网络,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
    (三)人民性。新质生产力符合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和导向作用,要旗帜鲜明地确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宗旨,坚持以共同富裕作为基本导向,坚持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四)生态友好性。科技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通过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替代自然资源、能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形成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和谐并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通过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引领性技术支撑;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特别是发挥好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要素关键作用;三是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加快已有重点产业发展质量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培育。
    二、肯定成绩,准确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科创服务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初步具备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
    (一)科技创新持续强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资源基础。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具有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022年达**%,近五年持续保持全国前三,**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处于全国前列,创新型城市建设处于全国第一方阵。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区域创新集群百强榜单中,中国有23个城市上榜,**列全球第36位、国内城市第10位。《自然》杂志发布的“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强中,中国共10个城市入选,**列第8位。我市全力打造以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为主力军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等国家级设施平台167家;合成生物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等海河实验室6家;高等院校56家,其中南开大学、**大学等“双一流”高校5家;驻津国家级院所62家,市属科研院所42家。
    (二)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技术基础。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关键核心技术带动产业创新,进而最终形成。近年来,**围绕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微分几何、蛋白质组学等基础研究领域长期保持全国领先,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位列ESI全球前1%,取得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酵母长染色体精准定制合成等重大原创性成果,在光学自由曲面制造、生物活性材料、组分中药等领域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通过积极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在信创、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在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实施国家重大创新工程中贡献了众多的“**智慧”。
(三)产业创新提质增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产业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多措并举持续推动产业焕新,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2条重点产业链持续壮大,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79.8%,集成电路、车联网、航空航天、高端装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1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