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见小臣稷文言文翻译,齐桓公见小臣稷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学习《素书》体会

齐桓公见小臣稷文言文翻译,齐桓公见小臣稷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图片来自网络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语出《素书?安礼章第六》中。这句话通俗地说就是:爱人深切的人,寻求贤能之士的帮助更急迫;乐于得到贤能之士帮助的人,必以优厚的礼遇对待他人。

宋朝张商英居士注解曰:“人不能自爱,待贤而爱之;人不能自养,待贤而养之。”

清朝王氏注解曰:“若要治国安民,必得贤臣良相。如周公摄政辅佐成王,或梳头、吃饭其间,闻有宾至,三遍握发,三番吐哺,以待迎之。欲要成就国家大事,如周公忧国、爱贤,好名至今传说。

聚人必须恩义,养贤必以重禄;恩义聚人,遇危难舍命相报。重禄养贤,辄国事必行中正。如孟尝君养三千客,内有鸡鸣狗盗者,皆恭养、敬重。于他后遇患难,狗盗秦国孤裘,鸡鸣函谷关下,身得免难,还于本国。孟尝君能养贤,至今传说。”

这里讲的依然是人才对于事业的重要,《素书》在选贤任能上可以说是喋喋不休,不厌其烦,正面说,反面谈,正反一起言。可见人才在国家、事业管理上何等地重要。

做为最高当权者,能不能真正做到选贤任能,不但要有求贤若渴之心,有礼贤下士的礼遇,而且人才招揽到身边后,要给予他们优厚的侍遇和相称的地位。只要是人才,他必然不同于普通人的才能,自然不能和普通人一样对待,没有优厚的待遇、相称的地位,是留不住人才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可用外行人去管理和指导他们,一是容易产生瞎指挥的结果;二是使人才产生被当权者轻视的错觉;三是大多数有才能的人瞧不起无能之辈。最络会给事业设置了意想不到的绊脚石,发挥不出这些贤人能士的真正本事。

能得到贤才不是本事,能留住贤良才是能力,这就看当权者如何待之用之。所谓以国士待之,贤才必以国士报之;以路人待之,贤才必以路人报之;以乞丐待之,贤人必以乞丐报之;视同生死共存的,必以死报之。刘备得到孔明后说:"吾得孔明,如鱼之得水。"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知遇之恩,赢得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心耿耿,为他打下了三分天下。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刘禅支撑着蜀国大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秦穆公是秦国第九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要称霸的时候,广纳贤士,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繇余来自戎,百里溪来自宛,蹇叔来自宋。正是这些人才的辅助,才为秦国的称霸和后来的统一奠定了根基。

秦孝公,秦国第三十二任君王,在他继任前,曾经经历过几代君王的动乱,使当时的秦国疲弱不振,为了振兴秦国,秦孝公广纳天下贤才,以图强秦。

他亲自写了一篇求贤令,可谓诚心诚意,渴求贤人。大意是:往日的秦国,自从秦穆公治理期间,修德行武,屡创大业。东边平乱了晋国,以黄河为界限。西边征服了了戎翟,开辟了千里疆域。周天子都尊奉秦穆公为霸主,以寻求其政治庇护。各诸侯也都前来祝贺,为我秦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可是后来的几位君王,如历公、躁公、简公、出子,这四代朝政昏暗,内乱频起,外患交迫,三晋攻夺我河西,诸侯都蔑视我们秦国,再没有比这更让我羞辱的事情了。

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想收复穆公打下的土地,振兴秦国,我想起那些先君们的作为就痛心不已。各位贤士群臣若有能出良策奇计,让秦国强大起来的人,我封他官赏他地,与他一起分享秦国盛世。

在古代时候,后代言及祖上的过错的,是大逆不道的,可是秦孝公为了求贤,竟然不顾祖训,敢于揭祖上伤疤,指出上几代的先君的过失,可见他求贤若渴的急切心理。

在春秋战国时期,凡有为的君主和有抱负的贵族都把“招贤纳士”作为自己开拓疆土,成就大业的根基。其间最有名的就是孟尝君,门下奉养着食客有三千余人。

一次孟尝君与食客们讨论大事,结束之后宴请这些食客们。其中有一位食客很傲慢,怀疑孟尝君有轻视他们的意思。他认为给他们吃的东西不够丰盛,就质问孟尝君。孟尝君就让他过来看自己吃的。这个人到近前一看,孟尝君吃的和自己吃的是一样,羞愧难当,当场就自杀了。这个故事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孟尝君对贤能之人的诚意。

孟尝君乐善好施,门下的食客达到数千人,每个人都有才气和学识。孟尝君用封地和家产奉养食客,他的名气被传到秦国第二十八代君王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想要招揽孟尝君到秦国去。

在古代君王或贵族降低自己的身份礼贤下士,敬重和结交那些有才德的人,蔚然成风,以使他们为自己效力,进而形成了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风气。

除上述这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外,齐桓公也算作是一个“礼贤下士”的明君。

齐桓公得知小臣稷是个贤士,渴望得到他的支持。一天,齐恒公接连三次去见他,小臣稷借各种理由加以拒绝。侍从劝齐桓公回去,但齐恒公说:“贤士傲视爵禄富贵,但我想要成就霸业就不能傲视贤才。”到了他第五次去的时候,终于见到了小稷。正是因为齐恒公礼贤下士,选贤任能,终于成为了春秋第一霸主。

《吕氏春秋·赞能》开篇首段,便对选贤任能的非凡作用给予了精辟的说述。“贤者善人以人,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

意思是,贤明的人对人友好是因为这个人有仁德;一般的人同人友好是因为这个人有本事;不肖的人同人友好是因为这个人有财富。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到十口宝剑,不如得到一个欧冶(铸剑师);得到千里土地,不如得到一个圣人。舜得到皋陶治理好了天下;汤得到伊尹就拥有了夏的民众;周文王得到吕望就征服了殷商。得到了圣人,所得土地哪里有里数的限制呢!

可见,黄石公在《素书》喋喋不休地告戒人们:“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人才在成就事业中是多么的重要。

——全文结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