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具挑战、极其难忘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总书记殷殷嘱托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和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的目标任务,以科学精准的策略坚决防住疫情,以有力有效的举措坚决稳住经济,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全面推进都市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奋力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8029.8亿元、增长3.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7和0.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3326元、38482元,分别增长5.2%、7.4%,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
过去一年,我们强化高效统筹,夺取战疫情和稳经济双胜利。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管得住、放得开”,迭代升级“温州防疫码”,全国首创疫情防控特别机动队,创新“七队三单”、一表通管、吹哨发现等机制,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同向同行,特别是广大医务人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等坚守一线、日夜奋战,以最快速度、最小范围、最小代价处置每一起疫情,有效实现生产不停、物流不断、产能不减、秩序不乱。准确落实“二十条”“新十条”等优化调整措施,提前做好医疗物资储备供应,全力以赴加强救治能力建设,迭代建立“七队五单”,创新重点人群“六个一”健康服务机制,做好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管理服务,推动疫情防控从“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转换。开展经济稳进提质八大攻坚行动,实施两轮纾困解难“30条举措”及“稳经济40条”等一揽子政策,上线为企服务平台,直达快兑惠企资金453亿元,新增减税及退缓税占全年税收收入近四成,以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新设市场主体22.3万户,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1家、创历年新高。实施扩大有效投资“3121”行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省重点建设项目全省最多,争取地方政府债券、专项债券额度均居全省第1,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平均压缩54.2%,近洋航线、国际货运航线分别增至11条、6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3.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2.4%,出口占全国份额提升至10.4‰。联动推进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和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矾矿工业旅游区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创成廊桥—氡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定向精准发放消费券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8%、增速全省第2。
过去一年,我们强化首位战略,创新引擎加速释放新动能。实施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开展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三年行动,“一区一廊”落地创新型重大项目75个,瓯江实验室五大研究集群加快建设,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入驻华为健康光显、京东方艺云健康显示、华润医药生命健康等项目65个,获批全国首个细胞生长因子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药监局眼科医疗器械重点实验室,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落地一批高水平创新成果。实施大孵化器集群发展战略,新增孵化空间152万平方米,创成省级以上孵化载体13个。落地中电海康光电等一批“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国科、浙大、华中科大等温州研究院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引育高能级创新平台13家,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6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59家。中国(温州)双碳科创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浙南海创城揭牌成立,入选首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推出“人才新政40条”3.0版,新增全职院士和“鲲鹏行动”专家7名,入选省级以上重大人才工程120名,引育大学生、技能人才23.7万人。
过去一年,我们强化实体为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组建4个重大项目推进专班和500多人驻外招商引智队伍,集中签约四批重大产业项目218个、总投资4119亿元,落地省市县长工程项目29个,开工入库超亿元产业项目284个,其中单体制造业项目超10亿元30个、超百亿元4个。创新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十个一”机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5.1%。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签约落地金风科技海上风电、瑞浦新能源制造、比亚迪动力电池、伟明盛青锂电池新材料、运达风电、远景风电等重大产业项目,泰顺、永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三澳核电一期加快推进。举办首届数据安全发展大会、中国软件业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温州)数安港“九个一”架构全面落地,设立全国首家数据资源法庭,国际云软件谷吸引慧与、浪潮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入驻,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5%。开工增资扩产项目552个、竣工261个,实施智能化节能化改造项目1897个。新增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5家、数量全省第2。乐清电气、永嘉泵阀分别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落地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获评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获批创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温州湾新区体制调整落地见效,新增省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各2家。启动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整治低效工业用地1.23万亩。苍南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扎实推进。获批浅滩二期海域使用权,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2万亩,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55万亩、工业用地(用海)供应1.06万亩。
过去一年,我们强化市域一体,城市能级品质实现新提升。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划定,入选“三区三线”项目数全省最多。常态化运行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机制,高标准规划建设瓯江新城等“一核十片”,滨江CBD签约落户总部大楼项目10个,府东路过江通道、七都二桥开工,瓯越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建成通车,公用事业一体化改革启动实施,乐瓯洞一体化、温瑞平原一体化、龙平苍一体化步伐加快。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提品质”行动,完成亚运场馆建设任务并惠民开放,建成“精建精美”项目312个,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71个,新增省级未来社区8个,入选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12个。开展综合交通三年大会战,交通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高速公路总里程升至全省第2,瓯江北口大桥、景文高速建成通车,杭温高铁主线提速推进,市域铁路S2线主线基本建成,苍泰高速、甬台温高速复线瑞安联络线等工程全面开建,温州港5座5—10万吨级码头集中开工,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甬莞高速洞头支线、青文高速等项目前期取得重大突破。瓯江引水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加快建设。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5座,完成全国首部生态环境服务机构管理条例立法,荣获治水“大禹鼎”,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平阳获批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南北麂列岛入围国家公园候选区名单,南麂列岛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过去一年,我们强化协调共进,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实施山区县高质量发展“510”工程,山区5县实现省级开发区、央企合作全覆盖,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0个,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大力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启动预制菜“一城十链百企千亿”行动计划,省级奶牛种业重点实验室成功繁育浙产首例遗传改良“胚胎牛”,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创近十年新高,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7%。实施村貌整治三年行动,推进美丽城镇、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庭院联创联建,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6个、未来乡村38个、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村6个,数量均居全省第1。建设提升“四好农村路”1190公里。文成、泰顺入选全省大花园示范县。联动推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新增“共富工坊”701家,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6%,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增长16.3%、21.6%。高质量推进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和东西部协作。
过去一年,我们强化先行先试,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推进数字化改革“1612”体系贯通应用,惠企利民资金直达智控等一批最佳应用推广实施,11个应用入选“一地创新、全省共享”清单,“最系列”成果全省最多。扎实推进20项牵一发动全身改革,构建“古系列”保护利用新模式入选省改革突破奖金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走在前列,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成为全国示范,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排名中保持全国第2。率全省之先制定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1+7”政策,全力争取国家试点。入选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QFLP、数字人民币、个人侨汇结汇便利化、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等试点落地实施。农村“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纵深推进。龙港先行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大部制、扁平化”改革取得新成效。
过去一年,我们强化惠民安民,社会民生事业得到新加强。提前超额完成省市民生实事任务,地方财政用于民生支出887.1亿元、增长11%,连续4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出“尊师强教”十大举措,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97所,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平稳推进,“双减”经验获教育部发文推广,高考再创佳绩,在温高校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浙南公共卫生紧急医疗救援基地等医疗卫生项目提速推进,建成二乙水平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10家、智慧健康站500个,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级评估。举办“2022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温州活动年”,温州美术馆等文化项目开工,朔门古港遗址考古重大发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实证,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央视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在温举办,南戏文化和温州元素精彩闪耀。成功举办全国皮划艇、全国摔跤锦标赛。深化“医保纾困·携手共富”行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人均提高到12420元。城镇新增就业10.2万人。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5万套。推进全龄友好社会建设,新增婴幼儿托位8009个,建成儿童友好试点单元190个,新改建老年食堂200家。开展平安温州“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建立“3030”隐患闭环管控机制,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5.3%、20.4%,扫黑除恶、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打击成效走在前列,圆满完成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任务。迭代升级“141”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城市运行中心、社会治理中心一体融合全覆盖。落实防汛防台“三本账”,有效应对严重旱情,打赢森林防火灭火硬仗,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提升。
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事业加快发展,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统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过去一年,我们强化政治引领,政府自身建设展现新形象。坚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43件、政协提案534件。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3件,行政诉讼案件数、败诉率实现“双下降”。优化十大指挥部、十大工作专班机制,实行政府工作清单化闭环管理,年初确定的175项重点工作,完成率达97.7%。获省政府督查激励20项次、总数全省第2,创历年最佳成绩。建立过紧日子负面清单,一般性支出持续压减。开展国企存量融资置换,促进降本增效。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清廉政府建设不断深化。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大事急事难事交织叠加的情况下,我们经受了考验、顶住了压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克时艰、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温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和中央、省驻温单位,向关心支持温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广大侨胞和国内外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各种超预期因素影响,去年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部分指标未达预期;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还需提速提效,链主型龙头企业不多,创新和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还不够有力;都市区能级和市域一体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区带动力和县城承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吸引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功能配套还不够完善;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缩小“三大差距”需要持续发力;除险保安领域还存在不少风险隐患,社会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少数干部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专业素养不够,与现代化建设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不少,但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特别是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活力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加速恢复,我市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在高效落地中不断激发新动能。我们要坚定信心、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干出高质量,奋力在现代化建设中创出新业绩。
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以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努力打造“重要窗口”为主题主线,以推进“两个先行”为目标任务,以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基本路径,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精神动力,以全面从严治党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为根本保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都市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保持“闯”的劲头、“拼”的精神、“创”的勇气,再燃激情、再展雄风,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再谱改革开放新篇章,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续写温州创新史。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以上、7%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坚持攻坚克难、精准发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抢抓经济恢复重要窗口期,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下非常之功、出硬核之策,奔着难题去、盯着难事抓,以勇攻坚、以智破难,奋力推动经济稳进提质、突围发展,以温州的“稳”和“进”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必须坚持创新制胜、项目为王,坚定不移走好创新发展“华山一条路”,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积创新之势、聚项目之能,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打开新局,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应对变局,抢占新赛道、开辟新空间,全力实现直道加速、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必须坚持塑造胜势、争创一流,发挥先发优势,用好独特优势,放大比较优势,提速打造营商大环境、交通大枢纽、开放大通道,推动重点改革大突破、市场活力大迸发、城市能级大提升、资源要素大集聚,奋力在更大发展格局中争上游、树地位、当标杆;必须坚持战略眼光、久久为功,准确把握大势,始终保持定力,深谋长远之事、多做铺垫之事、善抓未成之事,找准突破口、干在关键处,以量变求质变促裂变,让高质量发展的底盘更稳、后劲更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切身有感的关键小事,持续擦亮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字招牌。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聚焦聚力稳进提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加强政策集成供给。精准承接中央五大政策和省“8+4”经济政策体系,迭代工业科技、服务业、农业、开放型经济、人才等五大产业政策,因时因势出台新的稳增长政策措施,确保各类政策能早则早、能延则延、能出尽出、精准高效,为市场主体减负300亿元以上。全力向上争取政策和要素支持,用好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动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和能耗单列清单。建立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确保有限的资源要素投向关键处、用到急需上。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组织实施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着力推进380个以上支撑性项目,确保制造业投资增长1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以上,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深化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推行重大项目“集中审批、集中攻关”机制,省重大项目中的新建项目开工率一季度达到30%、二季度达到65%、三季度达到85%以上。
全力激活和扩大消费。实施消费扩容提质工程,开展“十大百项”兴消费旺市场开门红行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改造提升城市商圈(街区)10个,创新消费场景、消费业态,让城市烟火气更旺、生活味更浓。推进传统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实施商贸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新增限上商贸企业400家。促进新能源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做大信息消费、新零售、定制等新型消费,加快打造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等消费引爆点,引进品牌首店30家以上,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坚持“房住不炒”,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全力稳外贸促开放。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提速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近洋航运中心和数字丝绸之路战略节点城市,加快建设金丽温开放大通道。支持外贸企业“出海”拓市场抢订单,优化海外仓布局,做强市场采购、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加快建设省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出口占全国份额保持不降。提升“三综一联”开放平台能级,推动华商华侨综合发展先行区汇聚侨商侨资,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出口超300亿元,综保区跻身全国90强,争取纳入浙江自贸区新一轮扩区范围。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国际化发展。加快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积极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推进通关便利化,支持乐清湾港区口岸开放。新增近洋和国际货运航线6条、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5条,开行义新欧班列温州号130列,推动港口腹地向西向南拓展,力争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10万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0万标箱。
全面优化为企服务。深化“万名干部进万企”行动,用好“帮企云2.0”、政企直通车、企业健康诊断等为企服务平台,涉企问题化解率95%以上,“白名单”企业帮扶销号率80%以上,以扎实有效的工作稳预期增信心。深入开展“金融富瓯”行动,扩大信用贷、无还本续贷规模,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300亿元、企业首贷户6000户。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努力实现市场监管、税务、经信、商务、财政等企业年报“多报合一”。开展头部企业“揭榜挂帅”行动,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榕树计划”,深入实施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00家,力争新增上市过会和报会企业各12家。企业兴则温州兴,我们要坚定做企业最热心的支持者、最贴心的服务者、最诚心的守护者,让广大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让超百万市场主体扎根温州、茁壮成长、创新创富!
(二)聚焦聚力创新引领,加快打造人才科创高地。
加速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实施科技创新“八大抓手”三年行动计划,深化“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进入全国前45%,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7%左右。“一区一廊”落地创新型重大项目50个,推动国家自创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等五个指标争先,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实现新型研发机构支撑能力等五大能力提升。精心办好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成果落地转化率80%以上。支持瓯江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基地。深入实施大孵化器集群发展战略,新增孵化空间180万平方米,落地运营机构20家以上。高水平建设国科、浙大、华中科大、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温州研究院,推广“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模式,力争引进技术转移中心30家。以“基金+基地+产业”模式打造“基金丛林”,加快建设大罗山基金(天使)村、瓯江金融港,为科创企业腾飞插上“金翅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00家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科创指数贷”授信全覆盖。实施“尖兵”“领雁”项目25项、市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100项。完善科技激励机制,开展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广科技成果“三就地”模式。健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争创中国(温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全力打响“好学温州”品牌。优化教育设施布局,攻坚实施学前和义务教育“补链”工程,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中小学校131所,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3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2个。深化“双减”集成改革。实施“县中崛起”行动,推进普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