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康平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面对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扭住“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三区一目标”建设,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开启了推动康平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5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38亿元,增长4.4%(还原留抵退税后同口径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6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4亿元,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900元,增长8.5%。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提升。
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在全市率先推出“一张表单”服务模式,企业群众办事成本有效降低。对90项高频涉企事项流程再造,承诺时限压缩57.5%,要件精简5.7%,环节精简11.2%。企业设立登记、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实现即来即办,用时全市最短。小微企业“打捆环评”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增市场主体7254户,增幅全市领先。
助企纾困政策全面落实。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口径1.41亿元、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缓)7300万元。“一联三帮”解决企业诉求423个,根本上破解开发区老旧厂房房产证办理难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各类诉求5223件,综合评价位于全市前列。
财政金融改革成效显著。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搭建吸引大规模社会资本投资平台。完成农村饮水安全特许经营权转让项目融资2.5亿元。推出“园区集合贷”融资产品,域内企业首轮获批融资贷款940万元。成功争取国开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7930万元,助力开发区标准化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政银企担”合作平台,帮助企业融资4.77亿元。全面完成国有资产清查,积极推进国资公司资产整合。
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主体数量质量同步提升,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零的突破,全县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达到6200万元。助推富莱碳纤维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共同组建沈阳先进碳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企业获得沈阳市“揭榜挂帅”项目支持,4家企业产品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产品”。
(二)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发力。实行全员招商模式,全年赴外开展招商活动100余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7个,增长37.1%;落地亿元以上项目72个,增长166.7%。强化重大项目建设,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10个,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91个。我县盘活闲置资产经验在国家省市推广,并在《人民日报》刊载,辽宁合宏环保高分子复合新材料项目跑出康平招商“加速度”,实现当年签约、盘活、建设、试生产;闲置多年的国际商贸城停缓建项目全面盘活。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势头强劲,辽能30万千瓦风电项目加快建设,华润、电建、国能70万千瓦风电项目有序推进,风光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新材料产业基础夯实,沈阳富莱碳纤维二期项目即将投产,甘肃富莱碳纤维项目整体搬迁我县,高分子低碳循环全产业链基地开工建设。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发展壮大,辽宁宫焙食品加工项目即将投入试生产,中农联物流产业园加快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培育,骏标科技轮胎项目主体完工。文旅康养产业内涵不断丰富,卧龙湖生态旅游业态提升项目稳步推进,丽融红杉旅游康养项目开工建设,辽宁中医二院康复医养项目投入运营。
(三)绿色底色更加鲜明,自然生态天蓝地绿水清。
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大。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加快建设,东关河、东马莲河等13条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快速推进。卧龙湖生态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有序推进,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卧龙湖水质逐步改善。制定《卧龙湖清淤综合利用方案》。辽河生态封育成果持续巩固,孔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八家子河入河口省考断面实现均值达标。完成植树造林3.81万亩,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6755.82亩。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项目投入使用,实现浓缩液全量化处理。
污染防治取得扎实成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全部完成整改,市水体达标第三方巡查反馈问题立行立改。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建立水环境保护联动工作机制,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城北污水处理厂实行特许经营管理模式,实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垃圾再生能源发电厂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即将投产。城市公交全部更新为纯电新型公交汽车,农村清洁取暖项目完成改造2512户,建立“巡查+宣教+执法”秸秆禁烧新模式,预计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0天,PM2.5含量达到29微克/立方米,保持全市最优水平。
(四)乡村振兴全面提速,农业农村发展再创佳绩。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防止返贫排查全覆盖、监测全覆盖、帮扶全覆盖。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衔接乡村振兴扶持资金1.04亿元,实施到户产业扶持、资产性收益、基础设施补短板等9类项目,重点推动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
农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积极开展抗灾自救,粮食总产量达到13.2亿斤。新建高标准农田10.35万亩,完成黑土地保护性耕作36.5万亩。越秀辉山大型牧场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新望农牧有限公司养殖场获评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启动全市首家玉米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海洲乡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打造市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新建县域电商服务中心1处、电商示范村镇8个,完成电商交易额3亿元。农村土地流转面积45万亩,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实现全覆盖。
乡村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2080个、美丽庭院示范街55条,建设美丽宜居村49个、美丽田园乡镇2个、幸福宜居村2个。编制行政村村庄规划49个。修复改造国省干线85.5公里,新建维修农村公路156.4公里,建设村内道路322.7公里。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2处,改造农村危房95户,实施农村改厕2506座。开展村庄清洁行动3476次,有效整治村屯环境“脏乱差”问题,行政村整洁达标水平不断提升。
(五)城市品质加快提升,城市生活更加舒心美好。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工程竣工,结束老城区雨污混排历史,有效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顽疾。打通向阳街、文化路断头路,城区路网更加完善。改造老旧小区9个片区、24栋楼、5.41万平方米,惠及群众788户。116个小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顺利推进。积极推动棚改地块开发建设,自然城·德园、申信·幸福里住宅小区项目主体完工。新建5G基站210个。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国土空间规划加快编制,“三区三线”完成划定,卧龙湖核心板块城市设计通过市规委会审议。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稳步推进,全域“五项文明提升”“五个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拆除违法建筑2764平方米。增设社区2个,科学划分社区网格137个,招聘社区工作者114人。147栋散体楼实现合围管理,实现保障性物业服务全覆盖。完成24.35公顷批而未供和7宗闲置土地处置任务。
(六)为民服务倾情倾力,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疫情防控精准高效。坚持“三个坚定不移”,顶住了一轮又一轮的疫情冲击,连续35个月保持“零疫情”成果,本轮疫情在全市率先实现社会面清零。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全市领先,大货车管理服务措施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隔离宾馆双重视频监控管理模式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辽宁工作组充分肯定。核酸检测能力持续提升,健康驿站项目顺利推进。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舒心就业扎实推进,打造“舒心就业岛”试点小区8个,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274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651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77个。品质养老不断升级,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处、服务站2个,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0张,城南、朝阳社区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14个村深入开展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试点。低保标准实现城乡统一,农村低保标准提高32%。克服财政压力,积极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欠缴问题。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康平爱心超市投入运营,联动市内六区开展爱心帮扶活动。退役军人各项优抚安置政策有效落实,被市委授予“双拥模范县”称号。
公共服务提质升级。幸福教育稳步实施,学前教育公办率和普惠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创建沈阳市新优质均衡(示范)学校13所,职教中心招生创历史新高,24所学校校舍维修、27所学校教室灯光改造全部完工,智慧食堂项目启动实施,“双减”工作成效走在全市前列。健康康平加快建设,我县入选中国县域医共体“十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候选名单,县人民医院临床重点专科与省市级医院组成联盟体系,与北京301医院、医大一院实现远程会诊,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完成,家庭医生签约达到21.35万人。文化惠民深入实施,成功举办红歌大家唱、艺术惠民戏曲进乡村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工人文化宫项目主体完工,城市书房投入使用。
社会治理成效明显。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建设“两邻”示范社区(村)51个,“四零”建设指标均高于市考核标准。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护航任务。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措施,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大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道路交通事故下降40%,有效应对15场强降雨天气,省级应急物资综合储存库投入使用,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完成升级改造。“治重访、化积案”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四本台账”化解率均为100%,全市排名第一。创造性开展矛盾纠纷联调联处“335”机制和“五员”基层治理模式,电信诈骗发案率下降61.21%。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全力推进农信社不良贷款清收处置。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持续加强。民族宗教、广播电视、档案、文史、仲裁、气象、邮政、红十字会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年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履行政府系统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折不扣抓好省委常规巡视和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我们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和审计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推进。我们坚持依法行政,123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32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康平“阳光三务”开创智慧“三务公开”新模式。我们铆足拼搏实干、奋勇争先劲头,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责任感,迅速干起来、跑起来、冲起来,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行动中的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多条赛道上取得全市领先成绩。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指路定向,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康平振兴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特别是要向长期以来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和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真诚地道一声:大家辛苦了!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发展质量还不高,创新驱动能力不够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步伐仍需加快;二是重大项目谋划储备不足,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转化率还不高,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还不够精准;三是城乡建设、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基本公共服务品质有待提升;四是部分干部担当意识、苦干实干精神有待提高,专业能力素质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高度重视,一定采取有力举措加以解决。
二、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为先、民生为本、发展为要,加快打造沈阳“北部美丽”建设核心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先导区、城乡转型发展示范区,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展现康平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市经济增长同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实施项目为王战略,加速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力引进建设高质量项目群,推动主导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狠抓项目谋立推建。深入谋划项目,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上级政策导向和支持领域,适度超前谋划包装一批高质量项目,动态更新项目库。全力做好“三争取”工作,着力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项目可实施、可落地。建立“五方会谈”机制,促进重点项目建设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提升。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20个,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
扩大招商引资战果。完善主导产业招商图谱,积极推行“链长制”招商模式,围绕清洁能源、碳纤维、塑料循环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