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梅州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市政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认真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以及省主要领导来梅调研指示要求,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令人自豪的是,我们喜迎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心组织迎接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纵深推进“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五大专项行动,圆满完成维稳安保任务,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坚决贯彻***总书记“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重要要求,迅速组织开展学习研讨、专题调研、宣传宣讲、研究阐释等工作,深刻领会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遍梅州大地。
——令人振奋的是,我们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老区苏区,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简称《梅州方案》),让梅州成为我省继横琴、前海、南沙之后又一国家级战略平台。省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省直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广州对口帮扶合作等系列政策相继实施,为梅州加快发展带来新一轮政策红利。
——令人鼓劲的是,我们有效推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机制、出政策、抓落实,工作成效逐步显现,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整合出台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1+4+1”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建立“1+1+X”招商引资政策体系,组建招商工作专班和6支市级驻外招商队,引进项目119个,均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完成年度投资96.95亿元、分别是前两年的1.87倍和3.66倍。出台土地管理“1+N”系列文件,完成垦造水田6500亩,还清历史欠账;处置存量土地近3万亩,“挣”得指标1.3万多亩,有效保障用地需求。出台人才振兴16条和五大人才计划,引进各类人才1.2万多人,建成“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县镇两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实现全覆盖。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谋划推动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梅州综保区一期封关运行,国际无水港基本建成,跨境电商综试区成效明显。嘉元时代、盈华电子等一批投资超50亿元的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梅蓄一期、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投产发电。梅州至龙川高铁加快建设,瑞梅铁路、汕梅(汕昆)高速改扩建、梅蓄二期、大埔电厂二期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梅州至武平高铁、梅州至漳州高铁和大埔至丰顺高速、梅州至泉州高速、潮州至南昌高速(梅州段)等总投资超两千亿元的重大项目有序推进。这些平台和项目必将为梅州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插上腾飞之翼。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稳住经济大盘,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加力落实国家、省稳经济系列政策措施,出台稳增长103条政策措施和66条接续政策,加强运行研判和监测调度,狠抓统计纳统,全力稳增长、强信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18.21亿元,同比增长0.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万元,同比增长4.7%。全力扩投资,成立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比上半年大幅收窄、回升幅度居全省第一。成功争取专项债资金78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36.58亿元。全力促消费,开展发放消费券等促消费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4%。全力稳外贸,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94.56%,带动全市进出口总额降幅收窄至9.6%。全力稳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59亿元,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59万户。
(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产业质效稳步提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立讯智造和嘉元科技(白渡园区)、盈华覆铜板等项目顺利投产,推动铜箔、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262.59亿元,铜箔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3%,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73.9%和104%。扎实开展重点企业服务活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6家,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家。梅州经开区被认定为省级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园,梅县园、蕉岭园获批省级特色产业园。强化数字赋能,5G制造等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建5G基站2235座。发展全域旅游,新增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3***级旅游景区5家,建成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出台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若干措施,全市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贷存比为70.13%、比年初提高1.96个百分点。
(三)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品质持续优化。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连续31年实现稳产丰产。新建成高标准农田8万亩。部署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探索认耕认种、“认领一亩田”等模式,完成复耕复种37.64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发展农业产业,新认定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15家,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个,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出台客家预制菜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突出打造嘉应茶“客家炒绿”品牌,梅州柚产值增加超7亿元,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7%。农业社会化服务县镇村三级协办体系初步建立。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全市原建档立卡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省定标准,有效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10个乡村产业社区试点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省级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乡村振兴综合评价获全省“优秀”等次,其中乡村治理、产业振兴分别居全省第一和第三。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53公里、农村公路510多公里。兴宁市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蕉岭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规划建设广东省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心区。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梅州城区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成使用,实现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各县(市)县城提质扩容步伐加快,所有圩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预计城镇化率达53.28%。
(四)打造文化名城,世界客都更具魅力。获授“东亚文化之都”。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新增省级非遗项目6项。完成红四军纪念馆、熊锐故居等30处革命遗址和一批历史建筑保护修缮,1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第十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文艺“双精”工程成效明显,《春闹》等2个作品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制定汉剧振兴发展意见,创排《章台青柳》等大型汉剧。出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
(五)科学精准处置,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特别是面对多起输入疫情,坚持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教职员工、志愿者等闻令而动、尽锐出战,众志成城打赢了一场场疫情歼灭战。顺利完成支援深圳、广州、上海、西藏等地疫情处置任务。面对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们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全力做好医疗救治、药品和医疗物资供应、疫苗接种等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社会秩序稳定。
(六)推进美丽梅州建设,生态优势持续巩固。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促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实施水泥、火电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行动,谋划建设抽水蓄能、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持续保持全省前列,16个省级及以上断面水质和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优良率持续保持100%。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达到序时进度。成功创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省级“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稳步推进。完成105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梳理行动,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铁山嶂废弃矿区生态综合修复工程等重点示范项目扎实开展。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智慧林长”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国储林建设成效明显,收储林地12万亩,完成高质量水源林5.72万亩、新造林抚育7.05万亩。抓好“生态+流域”综合治理,河(湖)长制有效落实,碧道建设获省级激励。
(七)激发发展活力,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出台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推动行政审批事项100%网上受理、100%网上办结。深耕“粤系列”平台应用,“跨域通办”“全市通办”加速推进,“粤政易”在线审批公文实现100%全覆盖,“粤智助”实现村(居)全覆盖,市政务服务中心获评全省市级标杆政务服务中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市管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总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有效发挥,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0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2家、省级农业科技园3个,总量均居粤东西北地区前列。市农林科学院省级功能平台建设实现零的突破。R&D经费投入预计同比增长13%。
(八)改善重点民生,百姓福祉不断增进。坚持把八成以上财力用于民生领域,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训1.89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推动客家菜传承发展立法。狠抓扩面征缴,常住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达100%。提高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孤儿养育标准,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和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将普通门诊纳入职工医保范围。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节省年度采购费用9亿多元,有效降低群众就医负担。
(九)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成功申报创建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新建5所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8820个,“双减”政策进一步落实,民办教育规范发展。高水平医院建设、市医学科学院等项目扎实推进。成功创建“十四五”时期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圆满完成中超联赛梅州赛区承办任务,荣获“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男女组双冠军。扎实推进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建设,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持续保持全省前列。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国家安全“梅州屏障”有效筑牢。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稳妥化解一批积案。开展问题楼盘、上市公司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打好城镇燃气、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攻坚战,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消防、森林防灭火、食品药品监管、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等工作扎实有效。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双拥共建等取得新成效。国防动员体系不断健全,兵役征集和民兵后备力量建设顺利推进。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外事、妇女儿童、档案、地方志等工作有新进步。
(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身建设持续加强。严格执行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优化。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整顿纠治一批“四风”问题。成功创建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八五”普法扎实开展。认真落实向市委、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制度,高效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全面落实决策、执行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审计监督不断增强。坚持常态化“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区苏区人民的深切关怀,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各级各部门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中央和省属驻梅单位、驻梅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梅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不容忽视: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仅占全省的1.0%,标兵已远、追兵渐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长期处在全省末位,仅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43%和35%左右。二是实体经济不强、产业层次不高。全市企业龙头少、规模小,产业链上下游带动能力弱,规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0.66%,尚无百亿级企业、千亿级产业。园区亩均效益低,低效产业用地多。三是区域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全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企业少,高新技术企业仅占全省的0.4%。企业创新主体动力不足,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少。四是要素保障不足。我市属北部生态发展区,用地、用林、用能、排污总量等资源要素制约趋紧,尤其是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基数低、仅占全省的2.1%。五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税源结构单一,收入总量少,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占全省的0.63%,人均预算收入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0%。“三保”支出占比大,市县可统筹财力少,暂付款挂账较多,历史包袱重,还债压力大。六是部分干部担当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仍需加强,思想不够解放,营商环境仍需优化,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面对世界变局和疫情冲击,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从国家层面出台《梅州方案》,支持梅州全域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简称“先行区”),支持梅州融湾发展。省委、省政府加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省主要领导来梅调研给予悉心指导,为梅州加快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强劲动力。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立足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全面部署今年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奋起直追、竞标争先,全力建设先行区。我们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抓住机遇,坚决扛起使命担当,以既定目标作为战略指引,守正创新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梅州路径,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全力推进先行区建设,牢牢扭住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两大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巩固提升生态优势,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力促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为梅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进出口总额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
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
(一)举全市之力推进先行区建设
全力推动政策落地落实。依托省支持梅州融湾工作领导小组,争取更大力度支持,推动在全省形成“双区”、三大平台、一个方案一体推进的发展格局。积极争取上半年印发实施省若干措施,争取省直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形成“1+ N”政策体系。推动省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积极争取下放或委托省级管理权限。争取国家每年将一批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推动涉及国家事权政策尽快落地。充分发挥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压实市各专责小组和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的责任,抓紧出台市实施方案,强化重点工作谋划,特别是加快争取和申报改革试点示范,务实推进一批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落地。今年各县(市、区)片区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大干、快干、实干,见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争取央企、省属国企和珠三角知名企业在梅州设立区域总部或子公司,推动形成与大湾区梯度转移、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围绕打造与大湾区联动的产业链,着力引进建设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战略性产业项目。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材料产业集聚区,谋划建设广东省稀土应用产业基地,致力打造先进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服务企业拓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业态,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布局建设一批省级产销冷链集配中心、梅州城区综合物流园区。共享大湾区创新资源,谋划推进“一区五中心”建设,吸引大湾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梅州设立或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创建2个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高水平建设融湾合作产业平台。用好省对口支援、广州对口合作等资源,争取将梅州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纳入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主平台。依托广梅园等申报设立省级经济特别合作区。积极争取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城市在梅州布局“飞地园区”,支持各县(市、区)在珠三角城市设立产业、科创等“反向飞地”。“一园一策”推动10个省级产业园(集聚地)提质增效,加快盘活低效用地,提高亩均效益,全年每个园区均新增连片收储建设用地300亩以上。继续推动梅州高新区、梅州经开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推进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投资压舱石作用,落实“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要求,在加快现有项目建设的同时,再谋划推进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创建交通强省试点城市,加快推进梅龙高铁、瑞梅铁路和汕梅(汕昆)高速改扩建项目建设,争取动工建设梅武高铁、大丰高速等项目,扎实开展梅漳高铁、蕉岭货运铁路、大潮疏港铁路、梅县至永定(上杭)高速、潮州至南昌高速(梅州段)、梅州至泉州高速、五华至紫金高速等前期工作,拓宽梅州机场航线网络,加密建设融湾出省出海大通道。提档升级国省道,加快建设美丽公路、智慧公路。加快推进大埔电厂二期建设,支持现有煤电企业依法合规扩大产能;整合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快建设光伏、风电等项目,抓好一批输变电工程、天然气主干管网“县县通”及配套管网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五华新型储能产业园、梅蓄二期建设,启动规划建设一批新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扎实推进五华城乡供水一体化升级改造工程、大埔茶阳防洪工程、丰顺水系连通水美乡村和教堂水库等项目建设,争取年底新建平远大坑头水库、动工兴宁石壁水库增效扩容工程。抓好5G基站、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建设,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建设,谋划建设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灾备中心(梅州市分节点),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推动融入“数字湾区”。
(二)着力打好实体经济倍增主动战?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落实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对接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做强做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打造百亿级企业、千亿级产业。加快一批重点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致力发展钙基硅基精深加工及应用、陶瓷及标准化瓷泥深加工等产业。紧抓工业投资,新上一批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推进100家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力争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均增长15%。坚持分类指导、分头推进,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新增上规企业100家以上,力争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有新突破。
坚持招大引强。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压实驻外招商队和各县(市、区)等主体责任,瞄准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靶向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飞地招商。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以商引商引进一批链主企业、核心配套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深入实施暖企、稳商行动,鼓励并扶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促其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引进6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实际投入110亿元以上,各县(市、区)分别引进1个投资超10亿元的工业项目,全市争取引进2个投资超50亿元的大项目。抓好梅州综保区招商引资,实现量和质双提升。
稳定和扩大消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推出更多定制化消费产品,支持住房、汽车、家电、零售、餐饮、文旅等消费。拓展梅州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