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基层党校高质量教学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各级党校必须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要遵循“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党校“净化器”“大熔炉”和“风向标”的作用。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基层党校高质量教学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形势任务,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基层党校高质量教学工作,推动我省基层党校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基层党校高质量教学工作的重大意义
党校,作为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基层党校,作为党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担着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提升他们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的重要任务。因此,推动基层党校高质量教学工作,不仅关乎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为我们做好基层党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付”。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党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我们做好基层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政治站位的高度来看,基层党校高质量教学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举措。基层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能否在基层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因此,我们必须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基层党校高质量教学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基层党校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来抓。同时,基层党校高质量教学工作也是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党的宏伟目标,必须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支撑。而基层党校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必须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认真分析现状,准确把握当前基层党校高质量教学面临的问题挑战
近年来,虽然不少基层党校都在大力开展教学改革、积极引进多元化教学方法,但总体看来,基层党校在教学内容、方式和设计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难以满足新时期学员的多元化、高质量需求。
(一)教学内容与学员高质量需求存在差距
一是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性、现实性。讲授法作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目前基层党校教学的主要方法。虽然近些年不少基层党校通过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得到一定提升,但仍然存在教学内容偏理论化和形式化、缺乏生动性和现实性的问题。如有的基层党校教师在授课时常常用文件解读文件、用领导话语证明观点、用经典著作词句叠加分析,或者将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拼凑堆砌,缺乏自身的理解创新和深耕钻研,难以真正将内容讲透、讲深、讲精,对一些水平较高的学员来说,常常会感觉听了“没收获、没兴趣”;还有的基层党校虽然邀请了不少名师大咖,提升了教学的理论性和厚重性,但往往会缺乏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容易让学员产生理论和现实脱节的感觉;还有的课程内容虽然很有时代性、理论性,但由于教师缺乏生动教学语言的转化,最终也难以激发学员的兴趣。
二是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时代性。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党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近些年,不少基层党校都在积极探索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但从新时代干部教育的新需求和新特点来看,仍然缺乏多样性和时代性。有的党校虽然在努力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由于教师动力不足、教学资金不充裕、教学难度较高等原因,最终还是“喊得多、做得少”,不少仍停留在观望和探索阶段,新教学方式的运用进展非常缓慢。还有的党校虽然探索出了不少新的教学方式,从形式上看确实很创新、很丰富,但由于教学活动设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结合不紧密、教学内容与学员的现实需求性不匹配,最终导致教学达不到理想效果。
三是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特色性。教学设计是党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科学系统、灵活有效的教学设计对党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总体看来,基层党校基本都能聚焦主业主课开展教学设计,但在针对不同班次的个性特征和学员的问题需求方面还缺乏一定特色性和针对性。如有的党校在教学设计中往往从教师思维出发,在专题设计上缺乏一定的调查研究和问题导向。还有党校在教学设计时,针对不同班次往往选择相似的课程体系,缺少对不同班次的个性关注、需求关注。有的党校虽然已经开始注重针对性,也做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和调整,但由于经费不足、人手缺乏、教师能力不够等主客观因素导致授课效果不理想。
(二)教师能力与教学高质量要求不够匹配
一是理论功底不深厚,学术转化能力有欠缺。深厚的理论功底是党校教师做好教学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理论学术功底,就难以传递出教学的深度和厚度,也难以引发学员的共鸣和思考。但整体看来,不少基层党校教师普遍存在学术理论功底不深厚的问题。一方面,部分资深教师已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授课模式和风格,找到了自己的“教学舒适圈”,虽然能讲清楚理论政策是什么,但由于前期学术积淀不深厚、后期研究主观能动性缺乏,往往无法讲清楚理论政策背后的学理支撑和学术逻辑,给人感觉看似什么都能讲但却又难以讲深讲透。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虽具备一定学术功底,但由于学科知识不系统、理论前沿不追踪、政治问题不敏感等,往往难以找到所学专业与党校课程设置之间的连接点。对一些学术理论、政治问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善于把现实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对学员从实践中带来的重大问题和工作疑惑无法进行有学术依据的针对性回答,所以不少基层党校也出现了年轻教师在较长时间内都难以“站得住”“站得稳”教学讲台的问题。
二是教学语言不生动,语言转化能力有欠缺。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展现,只有“讲”好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内容高效转化和传递。近年来,虽然基层党校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师资培训力度也在不断增强,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基层教师在授课语言和授课艺术上把握不够,难以将抽象枯燥的学术话语转化为鲜活生动的课堂语言,无法用“接地气”的语言将“高大上”的理论问题、政策方针诠释清楚;有的课堂虽具备一定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但由于缺乏语言的艺术性,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学术理论功底,但教学语言习惯性地偏理论化、学术化,难以将理论语言大众化、学术思维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是基层调研不深入,实践转化能力有欠缺。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党校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方法,但实践经验缺乏却是基层党校老师普遍存在的短板,这对于刚从事党校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尤为突出,不少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一定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近年来,许多基层党校开始重视实践调研,但也仅仅是组织前往相关地区参观考察或到其他单位部门开展座谈交流。调查前并未带着学理问题,调查后亦缺乏深入学理层面的归纳总结,仅仅停留在搜集资料和案例梳理层面。有的教师直接将调研案例嵌入课堂教学,或浮于表面分享调研经验,或直接给出对策建议,但从学员角度看来既缺乏理论说服性、也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还有的教师虽有意识带着学术框架下到基层寻找实践依据,但真正深入基层后发现理论框架和现实情况无法对应,找不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症结所在,最终还是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转化。
(三)体制机制与高质量发展目标不相适应
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党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少基层党校都进行了校园迁址和重建,虽然基层党校的“硬件”得到了优化提升,但在党校内部的发展改革上依然存在不少体制机制的障碍,从“软件”上还难以适应新时代党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一是缺乏整体的学科建设规划制度。整体系统的学科建设规划是做好党校教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基层党校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方面。然而,一些基层党校由于体量较小、专业教师较少、学科带头人缺乏等原因,大多没有按照专业学科建立教研机构或只有一个教研部门,也没有将学科布局纳入党校办学的通盘考虑研究,无法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形成有影响力的学科教学体系。还有不少基层党校由于专职教师人数缺乏,普遍存在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单一、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如有的基层党校专职教师人数还不足10人,因而从结构上也难以进行整体的学科分类和规划。所以,在不少党校教学计划中,大多是邀请省市级党校教师或其他教学名师授课,缺乏自身的学科建设规划,这也直接影响了基层党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是缺乏有效的教研质量评估管理制度。教研质量是衡量党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基层党校高质量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向。当前,不少基层党校越来越重视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但仍然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科研成果不多、学员评价不佳等问题,尤其是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改革方面,尚未形成一套真正有效的以高质量为导向的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40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