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规范督查检查工作情况汇报
市专项工作机制办:
根据安排,现将统筹规范督查检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市督查考核局切实履行统筹规范督检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基层干部群众认同度、获得感明显提升。
(一)突破难点。对于市领导要求督检而又超出计划范畴的,认真做好政策服务,提出参考建议,既推动工作,又压减频次。有的部门工作多责任重,督检欲望强烈,市督查考核局做好监测预警,严格执行规定,积极主动拦截。有的部门还质问:“你们不准督查,出了问题,督查局要负责”。更有甚者,利用起草文稿之机,在“两办”文件中夹带督查事项,裹胁同意开展,我们严辞拒绝;对于省级要求市级督查的,进行认真研判,不准各自为战开展督查,不准层层开展督查,有的在通知上明确县级不再开展督查。2024年计划外开展9项,其中7次为省的文件要求开展,计划外督查得到很好的控制。
(二)抓住重点。针对县区领导安排督检事项多的问题,要求将县区领导安排的计划外督检,先行报市督查考核局备案再开展,县区计划外事项大幅减少。针对个别单位重视不够、有侥幸心理,有违规行为的,发现一现就处理一起,不能小事拖大、大事搞炸,防止破窗效应。一年多来,先后对11个单位进行上门通报,探讨问题及风险所在,帮助找出工作新路子;对5个单位发工作提示,指出存在问题,提醒注意事项;对1个单位进行点对点通报,持续跟进督导要求及时整改;将情节严重的3个单位报市专项工作机制办进行会议通报。2024年市直部门申报事项101项,保留76项,比上年度减少5项,直接明确以“暗查暗访”方式开展的事项23项,占比达30.26%。
(三)搭建支点。设立工作专班,人员专职化,工作常态化;2023年以来,观测点共反映突出问题8个,对观测点上报数据比对发现问题25个,通过观测点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迅速抓好整改;推动制定《X市大督查工作联动运行机制(试行)》,严格实行计划内事项“一事一报备”、计划外事项“一事一审批”管理;开展“考核评估、督查检查考核‘小切口’专项整治”,发现的8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利用督查工作会议开展1次统筹督查检查业务培训;针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类别界定模糊,备案审批流程不清等问题,在全省首家梳理制定《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流程》及流程图,制定《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类别界定参考》;建立部门督查方案备案前置把关机制,精减留痕指标,树立鲜明的成果导向。
(四)贯通切点。与日常督查工作一体推进,督查开展到哪里,减负就跟进到哪里,在督查中发现减负问题,宣传减负政策,研究解决措施。一年来共发现减负问题13起,通过点对点指导、面对面沟通方式,帮助地方和单位提高对“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的认识,增强减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如,在“过紧日子”的专项督查中,发现某单位调研方案时间长达7个月,调研组成员9人,迅速查证,要求立即整改。又如,某学校“学生精准辅导记实”既要作辅导笔记,又要辅导拍照,还要学校领导签字,第一时间反馈,一周后回访已完成整改。
二、存在问题
统筹规范督查检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要求和基层干部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一些问题还需持续发力,系统推动解决。
(一)隐蔽性强发现难。假调研披着马甲真督查,下级单位由“反感”到“适应”,再到“迎合”,发现难、举证难。有的单位偷换概念,以调研指导之名行督查之实。有的单位将计划事项拆分开展,增加督查检查频次。一些部门对统计接受或开展督查检查数据的顾虑较多,习惯于把督查检查定性为调研指导,与下级部门统一口径,规避管理。
(二)依赖性强改变难。路径依赖,改变难、减少难。有的习惯性把“强化督查检查”等作为文件“标配”,随意要求开展督查检查,“周调度、月督查”等与上级文件有关规定不相符,增加基层负担同时,也留下隐患。目前县(市、区)领导安排的督检事项还需加强管控。
(三)形式性强提效难。存在“复读式”督查,为了迎接督查而开展督查,上级如何督查下级就全盘复制。“打卡式”督查,以督查为由来推责甩锅。“表演式”督查,还存在发通知的暗访,告知督查内容和点位,“教条式”督查,不结合实际,不讲求实效,甚至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40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