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人物故事学习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的事迹党课
王尽美,山东莒县(今属诸城)枳沟镇大北杏村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的缔造者和早期领导人。从进步学生到职业革命家,他为革命奔走呼号、鞠躬尽瘁,27岁便与世长辞,但他的革命精神却如一支巨烛,为后人照亮前路!
1898年6月14日,王尽美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是遗腹子,母亲刘氏是他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刘氏虽然不识字,却特别善于讲故事。她经常一边纺线织布或烧火做饭,一边绘声绘色地给儿子讲述武松如何赤手打虎、窦尔墩如何怒惩黄天霸,以及她曾亲眼见过的义和团如何冲进县城烧教堂、赶洋教士的故事等。这种“授课”为幼年的王尽美构建了朴素的正义感与是非观。
在贫穷的只以温饱为念的生活中,读书识字无疑是一种奢望。王尽美8岁的时候,被选中当地主家孩子的陪读。尽管学习生活不足一年便因地主儿子的夭亡戛然而止,但这短短的启蒙经历却给了他一把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另外一个重要收获是,塾师给他取了学名。在王尽美一生唯一留下的那张照片背后,他亲手签下的就是这个名字:王瑞俊。
12岁时,村里办起了私塾,王尽美再次走入教室,经过5年的学习,高小毕业。在此期间,王尽美始终出类拔萃,他思想敏锐,亲和力强,开始展现出卓尔不凡的人格魅力,被老师指定为“大学长”,帮忙进行教学管理。与此同时,他开始接触到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并在他们的引导下阅读进步书籍报刊,民主主义思想和救国救民的志向开始萌发。
高小毕业后,因家境困难,王尽美再度失学。直到1918年,20岁的王尽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科班,走向新的起点。去济南求学之前,他登上南岭,远眺潍河,写下了豪情澎湃的诗句:“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一战结束后战胜国重新瓜分势力范围的动荡时刻。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在山东问题上的步步退让,如一根导火索,点燃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烈火。五四运动爆发!
王尽美以他超人的活动组织能力、极佳的口才、横溢的文采和事必躬亲的责任心,成为学生中的领袖人物。他积极联络济南其他学校学生,开展各种宣传和“三罢”(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斗争。他还到家乡各地开展活动,为农民创作歌谣,启迪民众觉醒。当他以山东省学联代表的身份赴京时,在北京大学结识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1920年3月,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王尽美作为通讯会员参加了研究会的讨论交流。经过“五四”的淬火和对中国黑暗社会的体察与反思,经过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王尽美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名共产主义信仰者。
1920年9月,王尽美和邓恩铭等人在济南贡院墙根街的一个会所正式挂起“山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大牌子,会员很快发展到五十多人,包括学生、职员、店员和手工业工人等。随后,王尽美等又发起组织了“励新学会”,创办了《励新》半月刊,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1921年春,涓涓泉水终于汇成了河流,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秘密成立,点燃了齐鲁大地上的星星之火,使山东成为国内建立党的早期组织的六个地区之一。
1921年7月,王尽美和邓恩铭作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赴上海出席了中共“一大”。在这次大会上,王尽美会见了来自中国各地的代表们,那种神交已久、终得晤面的喜悦席卷了他。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愿景,激发出信念的火花!王尽美满怀激情地将自己的旧诗“沉浮谁主问苍茫”做了更新:“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尽美。此时此刻,王尽美已由一位马克思主义者逐渐转变为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家。
王尽美作为山东的代表先后出席了党的“一大”“二大”,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这是山东人民的骄傲,也是山东人民的宝贵财富。而且,从中共“一大”到“四大”,王尽美一直是山东党组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14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