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聚集的地方,就存在着相互的比对。仿佛在人的骨子里,天生就有“比”的基因。“比”的背后暗藏着不服输的执拗。狭隘地说就是:你有,我也要有;你行,我也行;你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比,是一种深藏在人们心底的欲望被激发后的竞争行为。
比,早见甲骨文,其本意是夫妇并肩配合。《说文解字》中云:“比,密也”。在此基础上,后来引申为并列、亲近、挨近、相连接、勾结、等同、比较等意思。现实中,人们非常的热衷于比来比去。
比房车、比孩子教育、比服饰、比工作、比官位、比权利、比财富、比出国、比颜值、比饮食、比健康、比老公,甚至比公公婆婆的地位、人脉和资源。一旦在各种“比”中占了头筹,心里就会升腾出一种难以言传的优越感,仿佛是个比别人好很多的“胜利者”。
因此,在比的驱使下,人们的选择和认知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甚至发生攀比的现象。你有两套房,我也要砸锅卖铁弄两套,全然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加杆杆也在所不惜。你嫁给了富豪,我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削尖脑袋等着富豪来娶,哪怕年龄再大,又有何妨?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
既然要比,就一定要有个所谓的标准。如果人们的双眼锁定的标准皆是金钱、权利、财富的时候,比就成了追求欲望的引擎。会少了真情,多了对物质的贪求。人,在社会的江湖中,只是一个渺小的个体。谁都想混得比别人好,谁都想过上让人羡慕的生活,这是每个人的人性诉求。然而,丰满的理想,在骨感的现实面前,并非人人都能实现。
有些人,一旦陷入“比”的泥沼,就会生出怨气、烦闷和痛苦的心境。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总觉得自己是被边缘化的人。看什么都不顺眼,整天怨声载道,怨这怨那。全然忘记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的俗语之告诫。自古公平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可以和别人比,但不要钻进“比”的死胡同。比赢了,是实力;比输了,再来。别忘了,世间没有常胜将军。
生活中的比,不像是在竞技体育中的比一样,非得争个你死我活。比,是为了给自己找差距,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是为了修正自己的认知局限,是为了走得更远的一个自我矫正。生活中不能失去“比”的存在,一旦失去了,也就没有了你追我赶的“奔头儿”。
比的最高境界,不是和他人无休止的攀比。他人,只不过是你比对的参照物罢了。和自己比才是明白人该做的事情。蠢人的眼里看不到自己,整天盯着他人羡慕;唯有明白的人才会既审视自己的长短,也会偶尔参照一下他人的优劣,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待以弥补。有时的攀比是一种累死人不偿命的毒丸,除非你有足够强大的实力。
再说一下比较。宋·崔与之《崔清献公集·与循州宋守书》:"循南中佳郡;今非昔比矣。"这里的“今非昔比”是指一个人与过去相比较,在某些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可同日而语了。大家都知道,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和评价,就很难找出事物的差距、真伪和高下。许多的事物都是比较的结果。
一般来说,比较是既真实又公正的。比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真伪、强弱、优劣、美丑,在比较面前无需争论,一比便知。正取的选择,均来自客观的比较。俗话说,比较而有自知,自知而有所侧重。越是明白人,越是运用“比较”这个利器的高手。进步和取胜之道,很多的时候是来源于正确的比较。
《孟子·梁惠王上》有云:“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之长短”;朱熹:“比者,此彼物比此物也”。这些圣哲大家的话语,无不是在告诫我们“比”和“比较”的真谛。人和大自然也是如此。春有春的盎然,秋有球的冷涩。不知比较的人,判断事物时是模糊的。
人这辈子,任谁都很难逃脱“比”的包围。上学时,比学习成绩;成年时,比谁混得好;老年时,比谁活得顺心、健康。比来比去,最后才发现,人活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谁都知道,尽管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是,在人们相互的“比”中,才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才有了活下去、不服输的勇气,才找到了鉴别事物的金钥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