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我是大周小吴
接上篇,这一篇影妈的实操重点主要讲三个点内容「好奇心」、「记忆力」和「劳动」:
■ 02
好奇心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搞清楚这个世界运作的规律,既包括自然规律,也包括社会规律,也包括人际交往等等。
好奇心,就是基因带给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个孩子都会拥有的优秀品质。
我们要做的,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当孩子问出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要尽量耐心地解答,就算知识不够用答不上来了,也要告诉孩子:这个问题难住我了,等会我去找点资料再来回答你。
答应孩子的事情必须要做到,等会真的要求检索资料回答孩子。如果孩子的问题经常得不到回答,他的好奇心就会慢慢地失去。
等孩子再大一些,可以让他自己去找书,自己去百度知乎。
每次孩子问我问题的时候,我习惯性的第一句是:这是一个好问题。
顺着孩子的兴趣,顺着孩子的关注点,讲述现象背后的规律、本质、深层次的东西,一步步增加孩子思维的深度。
孩子最后能走到什么高度,比的是深入思考的能力。
■ 03
记忆力
记忆力是学习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宏观上,家长要深入地认识艾宾浩斯曲线,并按照艾滨浩斯曲线的记忆规律进行宏观的规划。在每天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脑体结合,各科或不同知识穿插学习。
小学三年级之前背记具体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图形记忆法,如可以把一首诗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来,进行辅助记忆。高年级逐渐转向联想记忆法。
学习后马上睡觉,睡觉过程中大脑会加工整理这些信息,记忆更牢,学习效果更好。
从小就养成与孩子回忆的习惯,将习惯性的记忆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有意识地回顾,比如上课时,养成鹦鹉学舌的习惯,老师在上面讲,孩子在下面用腹语跟着学习,就不会走神。
当孩子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一点点提高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
有了这些方法,在生活中一点点带着孩子,是不是就可以培养出来一个越来越聪明的孩子?
■ 04
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有很多关于劳动的论述:
有一个观点是从孩子能拿勺自己吃饭开始,就应该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
劳动的过程是孩子实现自己的目的,探索的过程。他会想尽一切办法调动自己的知识,调动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跟其他来比,劳动中遇到的困难是无法预测、无法想象、而且千奇百怪的,都需要孩子开动脑筋,用自己独特的方法一点点来解决,这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无法达到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个家长都会背。
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最终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将来能堪大任。
那么从小家长带着孩子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今天下馆子,明天买名牌,要学习观察力就得上公园、动物园,要开发智力就得报个这个班,那个班,想想这样锦衣玉食的生活,古代的说法就是纨绔子弟的生活。
这种生活与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不是不一致呢?
在家长每天带着孩子过这样生活的时候,学再多的育儿技巧都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家长现在一说教育就说到搞学习,培养特长。
其实教育首先是品性和生活方面。生活是土壤,而家长都抬头仰望天空,地下看不到的就不去搞,但是往往地下根基的深度决定了孩子将来发展的高度。
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是在生活中去做的,是在劳动中取得的。
我们的家长总希望送孩子到课外补习班补课,看书、看电视,用嘴讲解,让孩子获得大量的知识。
有句话叫书上得来终觉浅,要在实际生活中练,才能学深悟透,切身地感受到。
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的就是再高明的理论,都需要在事上练,在实际生活中磨练,否则说得天花乱坠也一文不值。
多带领孩子做家务,目的不只是做家务,而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变换花样,做各种劳动,让他开动脑筋,各种各样的体会中不断的思考总结,想办法实现自己的目的。
好身体是练出来的,坚强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聪明的头脑也是在生活中历练出来的。
-往期回顾-
共勉
·End·
-作者简介-
大周小吴:一个后半生以「享乐」为志向的女子。这享乐,是认真地尝试、是深度的体会,是好好吃、好好玩、好好说话和好好学习,是和娃一起在寻常烟火中感受有趣和美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4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