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论断一经提出,不仅成为国内热议的焦点,而且在世界上也引起了巨大反响。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新的“政治语码”。
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
(一)现代化和现代化国家
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体现为各国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发展前沿水平的行为和过程。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认为,现代化既是一种世界现象,又是一种文明进步,也是一个发展目标。可以说,把握现代化概念最主要的关键词,就是世界发展前沿水平。发达国家要保持世界前沿水平,发展中国家要追赶世界前沿水平。形象地说,现代化犹如一场人类发展的国际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成为发达国家,跑在后面的成为发展中国家。这场比赛中,发达国家可以掉下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赶上去, 位置转换有一定规律性。研究发现,在20世纪后50年里,发达国家掉下来的比例约为10%,发展中国家赶上去的比例约为5%。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大致起步于18世纪,扩散于19世纪, 流行于20世纪和21世纪。由此可见,现代化出现在世界上的时间并不长,与世 界工业化进程基本相符。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但起步比西 方先行国家晚了约一百年,属于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如果把传统社会分为原始
社会、农业社会两个阶段,把现代社会分为工业社会、知识社会两个阶段,那么现代化可以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第二次现代化则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20世纪6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先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建成发达工业社会,并启动第二次现代化,开始向知识社会迈进;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尚未完成,因而面临两次现代化的双重挑战。
那么,什么样的国家是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国家是基于现代化指数的一种国家分类,是指国家现代化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迄今,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已完成1950-2017年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131个国家(覆盖全球96%的人口)的现代化水平评价,并提出了世界现代化指数(第一次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指数)和现代化国家的分类标准。
现代化国家的三个标准是:定量标准,国家现代化指数要达到或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80%,60%的现代化指标的水平要达到发达水平,关键现代化指标的平均水平要达到发达水平;排名标准,现代化指数、关键现代化指标的排名要进入世界前20位;定性标准,六个领域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人的现代化都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有三个方面非常关键,即先进生产力、社会公平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都必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现代化国家有三个特点:一是数量比较少。过去300年里,发达国家的比例不超过20%。过去50年里,现代化国家的比例约为13%-15%。《中国现代化报告2020》发现,2017年现代化国家只有20个,分别是丹麦、瑞典、瑞士、荷兰、 美国、比利时、新加坡、德国、挪威、芬兰、爱尔兰、法国、英国、日本、奥 地利、澳大利亚、韩国、以色列、加拿大和新西兰。二是具有两个稳定性。比 例稳定,过去50年现代化国家占全部国家的比例在13%至15%左右波动。地位稳 定,过去50年现代化国家保持现代化水平的比例是90%。三是它们处于国际分工的高端。目前,现代化国家是“头脑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和“知识型国家” 等。
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处于什么水平?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相对水平和国际地位,可大致反映中国的现代化的基本情况。中国大约从1840年开始的现代化探索,比西方先行国家晚了约一百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清朝末年现代化起步、民国时期局部现代化和新中国的全面现代化。
在过去的近200年里,中华民族虽历经坎坷,但奋勇前行,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截至目前,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已经完成99%,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第二次现代化已经启动,约为发达国家水平的44%。大体而言, 中国的现代化水平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较小,但 是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较大。未来30年,中国的现代化的定量目标是,按照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我们需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40位,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在2050年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20位,步入发达国家行 列。可以说,从1840年开始对现代化的不懈探索,到2021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现代化承载着中国几代人的梦想。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与探索
回顾历史,邓小平同志最早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1979年3月21 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中国式 的四个现代化”。他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 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在随 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在党内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他指出:“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 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这是从中 国基本国情及与西方国家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具体实际出发,对20世纪60年代 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 代化)内涵和标准作的校正,使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了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 我们的目标变得更加务实。进入新时代,***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 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 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拓展和深化的过程。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完成了被称之为“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 以西方不认可的模式全面崛起并震撼了整个世界。今天,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自觉。换言之,40多年前,我们使用“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时候,我们国家还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但今天我们再次使用“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的时候,中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政治叙事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还是有一点差别的。也就是说,中国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它的侧重点是中国国内的现代化建设,而当我们讲“中国式现代化”的时候,我们是国内外兼顾的,甚至某种意义上是侧重国际视角的,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更为自信的中国话语,其本身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今天自信自立的底气。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如消除贫困、全面小康、科技进步、生态文明等,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背后的理念、经验和制度安排,其意义远远超出中国国界。中国式现代化正激励越来越多的非西方国家,大胆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
2022年11月4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主席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时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意义。***主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 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独特的客观条件 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制度和治国理政的理念决定的,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长 期实践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决定的。”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但每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基本国情不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模式也 各不相同。因此,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切合中国实 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我们党扎根中国大地、独立自 主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特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战略出发点。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国有14亿多人口,规模超过现 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人口数量超过西欧的3倍和美国的4倍。如此庞大的人 口规模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其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也必将深刻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正如***主席在2022年11月17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
所指出的:“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 目前,中国已经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中国人口规模在2035年以前将保持在14亿人以上,2050年也将在13亿人以上,中国依然是人数 超10亿的两个人口超级大国之一。所以,中国将以十多亿的人口体量迈向现代 化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创举。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口规模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在路径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人口直接提供最终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通常来说,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人口越多,产出也越多。第二,人口基数越大,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可以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造,所以有更大的可能获得新的知识和技术。第三,人口规模越大,在相同条件下意味着对既有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能力越大,而且个性化需求也会更多,所以,这种基于人口潜力带来的市场需求的能力,可能缓解供给方对于市场前景的担忧。可见,人口规模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中国进入到新发展阶段之后,随着国内的人口数量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开始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内巨大市场和人口规模的驱动,而这也使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未来30年,中国最典型的人口变化是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交汇重叠,人口结构老龄化与人口规模巨大的乘数效应和除数效应交织,将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老龄社会阶梯式升级,劳动力资源稀缺性加剧,社会抚养主体从养小转向养老,城镇化水平稳步攀升。按照国家城镇化规划目标,城镇人口将继续增加,农村人口将持续减少。人口负增长、老龄化深化、加速城镇化进程等,将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改变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结构与模式。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递次推进的串联式现代化过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上述“四化”交错共进的并联式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以人口规模巨大为基础性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背后,经济社会问题将会变得更加复杂,挑战更加严峻, 机遇也更加丰富。“人口规模巨大”既是压力与考验,也意味着优势与红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要始终从“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最大国情出发,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 征,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 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2022年11月17日,***主席在亚太经合组 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指出,“坚持市场和政府相结合、效率和公平 相统一,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打造橄榄型分配结构”,“使中等收入 群体在未来15年超过8亿”。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突出了惠及全体人民的普遍性特征。一方面,共同富裕 的经济基础日益雄厚。改革开放以来,1978-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从3679亿元增至114.4万亿元,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从1.7%增至18.5%,人均GDP 从385元跃升至8.1万元,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飞跃。另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 并蕴含较大的地区和群体差异。如,当下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3倍;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但巩固扶贫成果压力较大。实现共同富裕之路依然复杂艰巨、任重道远。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生活富裕,也要精神生活富足。正如***主席在2022年11月17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所指出的, “当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 立”。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近代中国不仅陷入物质上的“贫”,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弱”。由于经济落后、物质生活贫困,长期受到封建制度的压迫以及西方文化的强势侵袭,近代中国人不仅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在精神上也处于依附地位。于民族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成就、政治上的翻身,更是实现了精神的独立和解放,从此中华民族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
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的迟到国”,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时间。未来,我们要实现“弯道超车”,面临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力问题、经济增
长问题,还涉及一些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文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底色,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文明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注重公众参与,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同体式的文明状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 要求。必须聚焦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回应 人民群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7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