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党员,新型党员?

城市运转离不开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这些人依托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他们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经济成分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身影穿梭于街头巷尾,成为城市运转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部署,并提出了“三新”党建的新命题,即“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这一命题首次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并提,将“两新”党建拓展为“三新”党建,提出了加强“三新”党建的新要求。这为新时代的新征程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方向和任务的明确指引。

相较于“两新”(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新就业群体的特点如下:

1. 年龄较轻:新就业群体普遍年龄较轻,其中不乏大学生、毕业生等年轻人。

2. 教育程度较高:新就业群体的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其中不乏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

3. 技能水平较高:新就业群体的技能水平相对较高,其中不乏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人才。

4. 对工作环境和待遇要求较高:新就业群体对工作环境和待遇的要求相对较高,他们更加注重工作的平衡性、发展性和薪酬待遇。

5. 更加注重个人发展:新就业群体更加注重个人发展,他们希望通过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和成长,同时也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两新”党建是指在新兴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中进行的党的建设。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型经济形态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就业群体。这些新就业群体与新型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都具有一定的组织化特征,但现阶段的新就业群体主要是指依托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工作的个体化从业人员,如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和网络主播等。这些人往往没有与平台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因此传统的依托劳动关系加强组织建设的方法对他们来说难以奏效。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个体化的新就业群体党员,开展党组织活动,是“两新”党建所面临的新问题。

“两新”组织党员的背景相对较为相似,而新就业群体则具有更为复杂的背景特征。这些党员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社会背景,学历层次也存在差异。因此,要想将这些党员凝聚起来,有效地开展各项党组织活动,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背景特征建立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将各项党建活动要求落实到实处。

针对新就业群体的背景特征,可以建立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如以职业为基础的党组织、以地域为基础的党组织、以兴趣为基础的党组织等。这些组织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需求,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来。

此外,还可以根据新就业群体的特点,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如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心理健康辅导等,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新就业群体党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组织凝聚力,提高党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

总之,针对新就业群体的背景特征,建立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是凝聚这些党员、有效开展党组织各项活动的关键。

虽然“两新”组织党员在就业方式上与体制内党组织不同,但从业人员在一定的工作时段内仍然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形态。然而,新业态经营方式如平台经济则更加灵活,规模扩张迅速,组织架构变动频繁,导致新就业群体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更加突出。因此,为了实现党建工作在新就业群体的有效覆盖,必须根据这一群体工作方式的高流动性和易变动性等特点,对党建工作思路进行专门设计。

“三新”党建是在“两新”党建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突破和拓展。在“两新”党建中,主要关注新型经济组织和新社会阶层的党建工作,而在“三新”党建中,除了继续关注这两个方面,还加强了对新型职业群体的党建工作。

新型职业群体是指在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中涌现出来的一批职业人群,如互联网从业人员、自媒体人、共享经济从业人员等。这些人群数量庞大,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凝聚力,对于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新”党建的突破和拓展,不仅是对“两新”党建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对党的组织工作的创新和提升。通过“三新”党建,可以更好地发挥新型经济组织、新社会阶层和新型职业群体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新”党建的提出是在“两新”党建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突破。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丰富了“两新”党建的内涵,而且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领域和新的抓手。

“三新”党建是一种有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党建工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各个领域和环节。为了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依靠各基层党组织。因此,“三新”党建强调了党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工作的全面、系统、整体推进。通过健全和优化组织设置、完善工作机制,全面统一领导“三新”党建工作,确保党的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增强“三新”党员听党话、跟党走的高度自觉,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者、奉献者、追梦者。这样的党建工作有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发展。

“三新”党建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及“坚持大力发展基层组织”的指导思想,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只有加强基层建设,才能使党的执政地位更加稳固。因此,“三新”党建强调打破以地域、单位为主的党组织设置,根据新业态的业务模式、组织方式、人员结构的变化等,创新组织设置和工作方法,推动党组织的建设与行业发展、业务发展有机融合,使党的组织、工作覆盖到经济网络的每一个链条,覆盖到每一个新就业群体,吸引和凝聚各领域的党员群众。这样,才能够实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新”党建的出现,为加强流动党员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新就业群体中,有大量的流动党员,他们与就业平台没有直接的劳动关系,有的党员因各种原因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这些都给党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让这些党员既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又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三新”党建的提出,则打破了传统依靠劳动关系加强党组织建设的瓶颈束缚,使流动党员的政治身份不会“流失”,组织关系不会松散,日常管理不会松懈,纪律约束不会松垮。

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的新思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就业群体逐渐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就业群体的特点是年轻、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他们在就业、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与传统劳动力存在较大差异。如何更好地开展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当前党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要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领。新就业群体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对于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我们要针对新就业群体的特点,采取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方式,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党建工作,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要创新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新就业群体的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很多人都是自由职业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比如,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党建知识宣传、学习交流等活动,同时也可以组织线下聚会、座谈等活动,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要注重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新就业群体的时间比较宝贵,因此我们要注重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让新就业群体在参与党建工作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力量,增强对党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的新思路,需要我们从思想引领、方式方法、实效性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和完善党建工作,为新就业群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考虑到新就业群体的特殊性,加强他们的党建工作是一项需要系统性、开拓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新就业群体的党建新思路。

在城市基层党建中,新就业群体党建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为了确保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领导方式应该突出“融”。这意味着必须将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体系中,以构建城市基层党建的新格局。为此,各级党组织应该进一步重视新就业群体党建,全面思考和探索“融”的思路、机制、路径和方法。同时,需要理顺上级党组织、行业党委、属地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平台企业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构建统筹协调、多方共推的工作格局,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将新就业群体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中。

强调“建”是组织设置的重点。组织建设是党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新就业群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兴群体,他们从事的是不断变化的新业态。为了做好这一群体的党建工作,关键在于逐步构建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完善党的组织形态。只有建立党组织,才能将从事不同业务的个体党员凝聚在一起,特别是那些没有在平台企业建立组织关系的党员。因此,行业党委和地方党组织应根据不同新就业群体的特点,将新就业群体的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议程,确保党的组织延伸到新就业群体所在的地方,防止他们游离于党的组织之外。

在组织活动中,要注重活动的实际效果。随着新就业群体的不断增加,党建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新就业群体的特点,灵活安排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为此,一些党组织开始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资源、平台企业,灵活开展线上线下组织活动。例如,一些党组织将传统的党课搬到“云端”,通过“直播+回放”功能,打造“云端课堂”,为新就业群体党员的理论学习和能力提升提供组织、资源支撑。这种方式不仅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参与学习,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党的理论和政策,增强党性修养。

队伍建设要注重“温暖”。提供温馨的服务和关怀,是吸引新的就业人群信任、靠近和加入组织的有效途径。对于那些在街头巷尾奔波的个人成员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在工作疲劳时有一个舒适方便的休息场所。在各个社区、小区和商业区建立党群服务站、加油服务站、服务驿站等,将红色教育、舒适休息、补给服务、代办服务、调解援助、健康关爱等功能集中在一起。通过各种温暖服务来凝聚党员和群众,无疑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党组织的政治、理论和情感认同,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作者是上海市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如需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出处为“上观新闻”,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下内容仅代表***I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张华 文字编辑:张华 李明 题图来源:人民日报 图片编辑:陈志

来源:作者:王晓芸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7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