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拼音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拼音

本部分的第2段,论述求学人的如玉青少年,他们为什么要“办学”的理由,作了这样的论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作者在本段首句,通过暗喻学生身份及其成长过程的譬喻:“玉不琢,不成器”,即玉不经过玉肆玉工的雕琢,就不能成为珍贵的玉器,引出他:“人不学,不知道”,即如玉优秀青少年,不经过大学教师的教育,就不能成为知道“圣人之道”的宝贵人才的论点。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在第2句列举了:“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即古代的开国王者,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学的事摆在优先的位置,重视办学以满足青少年学子“知道”要求的历史事实为证。接着在最后一句,又引用《尚书·兑命》篇中商王武丁:“念终始典于学”,即在位时,自始至终都不忘记管学校的事,也就是重视管学的典型事例作证。作者的这两个例证的选择很是高明,既有概括史实,又有典型事例,可谓“点”、“面”结合,可以说是巧妙地构成了一部浓缩的,中国古代三朝两千年教育史,充分地证明了如玉的优秀青少年,有通过大学教育知道“圣人之道”论点的合理性,从而有力地回答了求学人的学生为什么要办学的理由。

本部分的第3段,论述教学人的教师,为什么也要办学的理由,作了这样的论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教学半,其此之谓乎。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作者在本段首句,通过暗喻教师身份及其工作性质特点的譬喻:“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虽有好的菜肴,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引出他:“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虽有博大精深的道理,如不通过大学教学实践,是不会知道它的奥妙的论点。作者为了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他首先通过每个当过教师的人,都曾有过的学习与教学的切身经验:“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即学习以后打开了眼界,才知道自己的知识并不多;教学以后,才知道对所教内容讲不清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不了的困窘。那么,碰到这种困窘的情况是怎样解决的呢?知道了知识不足,便回过头把不足补上;知道了讲不清楚与回答不了学生问题困窘的滋味不好受,便努力在备课上下功夫,不放过每一个疑点难点,彻底搞明白。这样做,当然也就加深了对经典博大精深内容的理解,最终学得“至道”。在这总结教师学与教切身经验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将其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教学相长也”,即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己的学问也会得到相应的增长。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它不只是教师可在大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学得“至道”论点的有力证据,更是在教育史上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一大发现。作者接着引用《尚书·兑命》篇的名言:“教学半”,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增加自己学问的一半,为前面的“教学相长”说作证。当然它也起进一步为教师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得“至道”的论点,作证的作用。两个证据,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完美回答了教师也要求办学的理由。

文章的第二个大的部分,论述如何办学的问题,作者用了4、5、6这三段文字,对学制、学校管理、教学安排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本部分第1段,在论述大学学制时,作了这样的论述: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视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从以上本段关于大学学制问题的论述,他在首句:“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作了一个学校制度的简单概括。古代是否真的象他说的这样,有这么从家到国的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实于史无征,但可以肯定,这是作者的一个创造、构想。本段讲大学的学制问题,为什么首句是讲学校制度的事?这乃是因为作者认为这种从“面”到“点”的安排,既符合客观事实,也符合认识的规律,读来顺当。作者在本段论述“国有学”,即国家最高学府大学的学制问题,没有泛泛而谈,如学生入学的年龄,修业的年限,培养的目标,毕业生的资格,而是巧妙地抓住“大学之道”,也就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即它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培养的过程。大学将培养的人是:“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即有足够的道德与能力,改变民性恶劣为善良,改变社会陋俗为美俗,使靠得近的人心悦诚服,离得远的人心存怀念。整个培养的过程,从“比年入学”,即年龄达到大学规定的入学年龄入学,到学有“大成”,即才德方面的成绩,完全达到学校对修业期满学生的要求,学业年限一共九年。在这九年的学习过程中,被分为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除第一个阶段1年外,其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2年。这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不同的智育与德育方面的内容,这从本段所规定5次阶段考试的要求,清楚地反映了这个问题。第一个阶段的一年时间内,主要是在“离经辨志”方面下功夫。即对所习经典分章断句,辨别各种志向的雅俗高下,为进一步对经典的学习和确立自己的志向做准备。第二阶段,也就是在学习的第2、3两年内,主要是在“敬业乐群”方面下功夫。即对所习经典,熟读深思,烂熟于心;与周围的同学愉快相处,友好相待。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在学习的第4、5年,主要是在“博习亲师”方面下功夫。即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加深对所学经典知识的理解,使“死”的知识变成“活”的有用的知识;亲近敬爱老师;主动的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以便得到老师更多的教导。第四个阶段,也就是在学习的第6、7两年,主要是在“论学取友”方面下功夫。即对学术问题能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能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学为朋友。第五个阶段,也就是在学习的第8、9年,主要是在“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方面下功夫。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能熟练掌握类概念的灵活运用,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9年来学习圣人之道,砥砺德行,所确立的远大志向——崇高的人生理想坚定不移。对学生学习的结果,由国家最高统治者主持“中年考校”。第四阶段学习,即七年级时考校合格的学生,给予“小成”的荣誉称号;第五阶段学习,即九年级时,也可以说是大学修业期满毕业时,考校合格的学生,给予“大成”的荣誉称号。本段的这个对大学生在总的培养目标下分阶段培养的方法,在知识的学习与道德的修为方面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安排,不只是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而且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它的这5个小的阶段,实际上可归纳为两个大的阶段。前一个大的阶段,包括一、二、三,3个小的阶段,这个大阶段的培养任务,主要是打基础;后一个大的阶段,包括四、五2个小的阶段,这个大阶段的培养任务,主要是深造提高。这种九年制的大学学制,极其相似于我们现代的中学大学连读。中学是打基础,大学是深造提高。中学这5年,第一年这一小段,算是预科;第2小段这2年,相当于初中;第三小段这2年,相当于高中。大学这4年,前一小段2年相当于专科,学有“小成”,说明已具备初步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后一小段2年,相当于大学的本科,学有“大成”,说明已经完全具备熟练运用逻辑思维类概念的方法,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维护、发扬正确的学术思想,反对、批评错误的学术思想的能力。《学记》作者在距今2300年前,就能构想出如此符合大学教育客观规律,有很强的真理性的大学教育计划,尽显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大家非凡创造力,实在是令人自豪和惊叹。本段的最后,引古《记》中的事例:“蛾子时术之”,即蚕虫顺时序生长发育,经4次休眠蜕壳而长成,并上山作茧。用蚕蛾子这种分阶段发育成长的规律,为自己构想的大学生分阶段培养法作证。这个证据也许不是科学的,因对学生分阶段培养与蚕的分阶段成长,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但作者抓住二者“分阶段”培养成长这个“类”同点,不只是有趣,而且足以启发人深思。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7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