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论证的例子短句,对比论证的例子短句摘抄

旧文重发(三)

对比论证的例子短句,对比论证的例子短句摘抄

上次谈作文要懂得“清醒”二字,这是任何文章最起码的规矩,但是仅仅做到“清”、“醒”还是不够的。俞曲园老人说:“然清矣,醒矣,或失之太薄,则亦不足言文,所以失之薄者,何也?无意无辞也。”确实是这样,假如一篇文章只是做到线索清楚、语言通俗明白,却内容单薄、言辞平淡,也不足称为好文章孔子所谓:“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所以真正的好文章还需内容充实、语言优美。要做到这两点真是谈何容易?尤其是应试文章,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美文,一定要在平时多练习才可以做到,要多读书才能积累论据,做到“取之左右逢其源”,应用裕如、潇洒自在,这样才能避免使文章流于“薄”,薄者,平淡无奇也。

这使我想到有“韩潮苏海”之称的苏轼,苏轼文章之美自然不必多说。苏轼还有个长处就是他的应试文章同样写得出色,中国文人历来将应试诗文同平时作的古文诗词分开来,明清之际将“古文”与“时文”分为二途。所以一般选家不选考试文章。但东坡是个例外。苏轼的应试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留侯论》为历来古文选本看重可见一斑。不但后人受其影响,即在宋代苏轼的文章已成为应试 举子(考生)们学习、揣摩的榜样。

陆游老学庵笔记》里曾记载了南宋流行的一句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意思是熟读苏轼的文章,模仿他的写法,就容易得到考官的青睐,考上官,自然就有羊肉吃了。反之,如果苏轼的文章读得不熟,就不容易考取,于是只能吃菜羹了。当然苏东坡才气纵横,学习他的文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人饱读史书,那是另话。

对比论证的例子短句,对比论证的例子短句摘抄

那么从应试角度讲,有些什么值得注意的呢?首先,每写一篇文章,要选准一个切人口,议论的角度宜新。我们知道,考试的题目往往比较普通,必须保证每一个人都能有话好说,这一点在今天也是如此(当然也有例外)。由于题目普通,如果不动点脑筋,很容易落入平庸——文章自然就会平淡无奇,一个题目来了,泛泛而谈,什么都谈到了,什么也谈不深。

例如2004年上海的高考题目是以“忙”为话题作文,有位学生从小学生之忙列举到大学教授、白领小姐、体育明星……各阶层都忙,至于为什么忙,忙的意义,你列举这些现象究竟是为了说明什么,都没有写到。于是文章流于表面,当然思想内容也“厚”不起来。因此,要使文章厚,先要“火力集中”,选一个良好的角度很重要。上面提到过苏轼的《留侯论》这里不妨以此为例说一说。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苏轼25岁时应制科考试,当时他写的作文题目是《留侯论》,留侯即汉初名医张良,张良辅佐刘邦统一天下,被称为“汉初三杰”,是志远才高的豪杰之士,一生可以评论的事很多。对这样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要写出一点新意来颇不容易,苏轼对史事烂熟于心。因此他写文章不仅能旁征博引以古论今,而且常常能独出机抒翻出新意,表现在考场上仍能从容不迫地写文章。

他从张良受书于圯上老人这一事入手,从能“忍”不能“忍”这一点展开议论。一开头他便亮出了他的观点:“古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然后写圯上老人为何要借授书一事来折挫张良的豪气,张良又是如何对待“猝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老人的。再以楚庄王伐郑、楚汉相争时刘、项之间的不同处等史实,论证“忍”对于“大勇者”的作用。

文章层层深入,不但能做到“一篇之意,反正相生,一线到底,一丝不乱”,而且内容充实,名言迥句迭出。读了此文使人感到凡为大事者真的应该“忍小忿而就大谋”,“不能忍者”不足为大勇。议论文写到这样的份上,就是极大的成功了。由于能对历史典故做到信手拈来,文字又能骈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感染力强,就容易得到阅卷官的青睐了。当然这篇《留侯论》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它选的议论角度好。如果苏轼的文章仅仅大讲特讲张良如何“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则虽好也不足以动人。

其次,在议论过程中不但要观点鲜明,线索清楚,而且要多用史实作论据每一节写完时还要善用名言警句作小结。例如苏轼在宋仁宗嘉祐二年考进士时,当时考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这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刑赏忠厚之至无论用刑还是用赏皆须以忠厚仁义为出发点),共写了五段文字,开头解释论点,结尾归结重申论点。中间三段以叙史实来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反复论述:要赏时如果有疑问宁可从宽(赏之),以广播恩泽;欲罚时如果有疑问宁可从轻 (不罚),以表示谨慎用刑。用的史实是古代明君的故事,甚至还临时编了一则史实——史官皋陶要杀一犯人,说了三次,而尧则表示要宽恕,也说了三次。每一段结束时都用经典的名句作小结。读起来有论点、有论据、有名言,振振有词,无以反驳。明代著名学者杨慎说:“此东坡所作时论也,天才灿然,自不可及。每段述事,而断以婉言警语,且有章调”(《三苏文苑》卷五)。无怪乎主考官欧阳修对他十分欣赏,说:“此我辈人也,吾当避之。”

联想到我们有些学生写记叙文,也知道要用论据,但有时用的论据不典型,有时排列了论据却又缺少分析和小结。例如今年某省有考题材料作文《材与非材》,有的学生说得本来很好:有些现实中看起来的“非材”,只要物尽其用,发挥其长处,非材也可成材,甚至成为杰出之才,但举了不少论据,都是我的同学XXX,我的邻居XXX,这些例子就缺少说服力。还有的人举了霍金、高士其为例,以为身体残疾不足影响其为天才,然而这则材料作文的题目意思则是:有些材料有特殊用处,可以成特殊之材。于是论点就与论据挂不上钩。而更多的人则列举了许多例子而忘记小结,更谈不上“断以婉言警句”,文章就少了感染力

第三,在议论时要学会用譬喻。善用譬喻来说理,可增强文章说服力,从孟子荀子韩非子到近代的梁启超、今人钱钟书都是这方面的行家。苏轼的文章也善用譬喻,例如选入各类中学教材的《日喻》就是一个典型。同样他在考试文章《教战守策》 中也用了譬喻。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苏轼在这一篇策论中在分析形势观察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教民习武、使民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为了论证有力,苏轼远者以历史兴亡治乱来说明道理,近者以养身比喻治国。在文章的第三段里,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雪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养尊处优安逸温饱反易患病来作对比论证,进一步说明太平日子久了,老百姓会“骄情脆弱”,士大夫也不谈军备。由于用了譬喻,使文章通俗易晓,说理透彻。清朝学者沈德潜称“乐天诗、东坡文,虽庸 夫妇竖读之亦当首肯”。

老实说,我们一般的高中生在用譬喻论证方面还比较欠缺,以后要多从这方面人手。例如前面提到的《材与非材》,题目本身是一种比喻,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列举大量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为了使文章写得“厚实”,我在上面举了苏轼的三篇文章为例。其实使平时文章与应试文章“厚实”的办法 还不止这些,关键还是我以前屡次提到的要做有心人,元好问称之为“眼处心生句自神”,叶圣陶说平时读书要“意留手勤”。作为主考官的欧阳修曾在《举苏轼应制科状》里这样称赞他的学生苏轼:“学问通博,资识明敏,文采烂然,议论蜂出。”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要有学问,有博识,有见识,有文采,同时思路要清晰,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然而,作为一般人对古人名人的成就,总要有一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吧。

【原载于《作文世界(高中版)》,2005年1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muban.com/8414.html